有关宝宝视力的特殊现象


有关宝宝视力的特殊现象

文章插图
导读:现象11岁以内的宝宝,眼球还未发育成熟,眼球直径短,处于远视状态 。当看近的物体时,两只眼睛不能在同一个轴……


现象1 1岁以内的宝宝 , 眼球还未发育成熟 , 眼球直径短,处于远视状态 。当看近的物体时,两只眼睛不能在同一个轴的位置,因此出现共同性内斜视,即所谓的“斗鸡眼”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眼球的逐步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
现象2 由于宝宝面部骨骼在发育过程中,鼻根部相对显得宽一些,所以从外观上看起来好像眼球偏到内侧 , 似“斗鸡眼” 。这是一种假性内斜视造成的错觉,实际上眼球的位置还是正常的 。日后,随着面部骨骼、眼眶骨及鼻骨的发育 , 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
宝宝正常视觉反应检查法
检查发1 新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应
手持手电筒,先遮住宝宝一侧眼睛 , 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 。如果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属正常视觉反应 。同法测试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
检查法2 2个月宝宝有固视反应和瞬目反应
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如果宝宝在看到眼前东西的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瞬目反应;随后宝宝的眼睛会对眼前的东西盯视一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视反应 。宝宝再大一些,眼睛还能随着所盯视东西的移动而移动 。
检查法3 3—4个月宝宝有视运动眼振现象
把一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放在宝宝眼前,同时水平方向移动、转动这个圆筒,观察宝宝眼球是否追随圆筒左右来回转动 。如果眼球随着转动 , 即为正常视觉反应 。
贴心提示:
宝宝的视力发育会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可能提前一些,有的则稍晚 。只有出现明显的迟钝,才有可能是视力障碍 。

宝宝视力障碍检查法
检查法1 观察眼球运动
观察宝宝在眼球转动时有无震颤 , 如果有即眼球快速度的左右抖动,则很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 。
检查法2 观察眼睛追踪物体的能力
把一个直径10厘米的红色绒线团,放在距离宝宝眼睛15厘米处,1个半月宝宝,眼睛能随着红绒线团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跟至中线处;4个月的宝宝,两眼能随着红色绒线团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移动180度 。
检查法3 观察是否出现应答性微笑
2个月的宝宝,当有人面对着他、并逗他时(但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触及宝宝身体) , 会出现应答性微笑 。
检查法4 观察眼睛注视物体的能力
宝宝4个半月时,能两眼注视放在桌面上的有颜色小丸,如糖丸,小球等 。
【有关宝宝视力的特殊现象】贴心叮嘱:
如果宝宝到了4个半月时,上述几项检查均达不到要求,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需及早去眼科做进一步检查 。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视力检查法
第1阶段 客观观察法
2岁以内用客观观察法,检查口诀为“一月怕来二月动(怕指怕光,动指随大人的活动转动眼球);四月摸看带色物;六月近物能抓?。话嗽麓嬖诟婺浚ù笕耸种傅侥?,宝宝眼光看到哪 , 并固视不动);1岁准确指鼻孔;2岁走路避开物” 。除此 , 4—7个月的宝宝 , 如果视力存在问题,爬行和玩玩具的举止行为 , 通常比同龄的宝宝动作缓慢、准确度低,显得有些笨手笨脚 。
第2阶段 手式、动物式形象检查法
3—5岁的宝宝可用手式、动物式形象视力表检查 。需注意的是,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会宝宝认识视力表,并要反复测查,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第3阶段 成人视力表检查
5岁以上的宝宝,可用成人视力表检查 。如果合作得好则能测出视力 。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为,2岁:0.4—0.5 , 3岁:0.5—0.6,4岁:0.7—0.8 , 5岁:0.8—1.0,6岁:1.0或以上 。
贴心叮嘱:
如果按上述方法检测,发现宝宝的视力有问题,应及时诊察和治疗 。当用手捂住宝宝一只眼睛时,宝宝高兴地大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却没有这种反应时,说明这只眼的视力有问题 , 应带宝宝去看眼科医生 。

有关宝宝视力的特殊现象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