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文章插图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 , 形状像甘薯 , 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 , 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其临床配伍应用如下:
小便不利、水肿
茯苓之味甘、淡,能渗能利;其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 , 为利水渗湿而消水饮的要药 。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常与猪苓、泽泻等相须而用,益以温阳化气之桂枝,可增强利水之效 。如《伤寒论》五苓散 。若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者,常与猪苓、泽泻等同用,并加清热利湿之滑石,滋阴之阿胶同用,以利水、清热、养阴,如猪苓汤 。
若妊娠转胞,小便不通者,常与升举清阳之升麻同用,以开上泄下,如《医学心悟》之茯苓升麻汤 。治水肿常与升麻白术等同用,以健脾行水而消肿 , 如《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文章插图
若水在皮肤 , 四肢肿者,病名皮水,常与防己、黄芪、桂枝等同用,以益气实表,温阳利水而消肿,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
若妊娠水肿 , 身重,水便不利,常与冬葵花子等同用,以利水消肿,如《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 。
痰饮诸症
如饮聚胸膈,胸痹气塞,短气者 , 常与杏仁、甘草同用,以降肺气而引水饮,如《金匮要略》茯苓甘草杏仁汤 。若痰饮凌心犯肺,清阳不升,胸胁支满,心悸,目眩,短气而咳,常用与、桂枝、白术、甘草等同用,以温化痰饮,健脾渗湿,如《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常与半夏生姜等同用,以化饮降逆,和胃止呕者,常与半夏生姜同用 , 如《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文章插图
脾虚便溏乏力
茯苓有健脾利水和中作用 , 但常需与人参、白术、砂仁等益气健脾药配配用 。
心悸、失眠
茯苓能宁心安神,若因心虚血少所致者,常用与人参、当归、酸枣仁、龙眼肉等同用,以补心气 , 养心血而安心神 。若干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怒而不安卧者 , 常与人参、远志、龙骨等同用,以补心气,安神镇惊 , 如《医学新悟》安神定志丸 。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

文章插图

茯苓其临床配伍应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