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小儿斜颈症护理事项


【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小儿斜颈症护理事项

文章插图
导读:小儿斜颈症已经渐渐成为各位宝宝家长们十分关注的疾病 。那么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也已经被大家渐渐关注,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以及护理小儿斜颈症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
什么是斜颈症?
斜颈症发生于胎儿时期,斜颈,俗称歪脖子,顾名思义 , 乃头斜斜地歪向一边 。会造成头部歪斜的原因很多 , 如肌肉性、神经或颈椎不正常等,均会造成,而此处所称的斜颈 , 指的是肌肉性斜颈 。小病人之所以会造成斜颈,乃是颈部最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所致 。此肌肉位于颈部的两侧,当某一侧的肌肉发生纤维化,该肌肉即变硬、变短 , 导致头部往该侧歪斜,而下巴则斜向另一侧 。例如右侧的斜颈,即表示其右侧的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此时可在其右侧的脖子,摸到坚硬如骨头的肌肉硬块,且其头部倾向右侧,而下巴则斜向左侧 。
此种肌肉纤维化的现象,早在胎儿时期即已发生 。由于有相当高的比例 , 妈妈会有胎位不正,甚或臀位生产的情形,使得有些家长误以为是在生产的过程中 , 妇产科医师用力不当,把孩子的脖子扭伤所致 。其实根据病理切片检查 , 纤维化的肌肉都是一些成熟的纤维细胞,并无受伤出血的现象,因此怪罪妇产科医师是不公平的 。
斜颈的临床表现
1、斜颈畸形
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畸形更加明显 , 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
2、颈部肿块
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 , 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 , 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此类患儿中有一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
3、颜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 , 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本症尚可合并先天性髋臼脱位及颈椎其他畸形 。
【【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小儿斜颈症护理事项】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因此,一旦作出诊断 , 应尽早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 。手法牵引的具体方法为:由母亲将患儿平卧于膝上,使患儿颈部后伸,母亲用左手轻轻按住患儿胸廓,右手握住头颈部,将患儿脸部尽量旋向患侧,枕部旋向健侧肩峰,操作过程中手法应轻柔,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得到较大的牵伸 。患儿卧床时,取仰卧位,用小砂袋固定头部于脸面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位 。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 。
(2)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 。
(3)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
(4)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
2、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在锁骨上作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
(2)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对于颈部包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
(3)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
(4)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 。此手术优点:
① 矫正头颈歪斜 , 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 。
②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 , 使颈部美观对称 。
(5)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
3、术后护理
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
饮食方面的注意点
1、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 少食加工食品 。
2、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以及护理小儿斜颈症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宝宝斜颈症怎么治疗】小儿斜颈症护理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