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痰多怎么办


咳嗽痰多怎么办

文章插图

咳嗽痰多怎么办
1、咳嗽痰多可对症用药和食疗辅助
1.1、对症用药:如果确诊支气管炎或者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消炎、止咳、祛痰类药物对症治疗,如急支糖浆 。一般止咳祛痰药不具备消炎的功能,而急支糖浆则既可抗细菌消炎,又可抗病毒消炎,比任何中西止咳消炎药剂,更胜一筹 。
1.2、食疗辅助: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吃 。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此方对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炎等症引起的咳嗽均有作用 。
2、咳嗽痰多可背部热敷和蒸气吸入止咳法
2.1、背部热敷:对于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局灶性肺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背部热敷具有使上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等作用,止咳效果明显 。具体方法可选用不同型号的热水袋,内装60℃—70℃的热水,外包一毛巾,放在患者背部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持续3—5天 。热敷时,喝足温开水,有助于痰液稀释排出 。
2.2、蒸气吸入止咳法:用一个带嘴的烧开水壶,内装少量水,置于火炉上,待水烧至冒出蒸气时,用口对着壶嘴冒出的蒸气,一口一口地吸入,每次持续20—30分钟,一日2—3次,对咳嗽有显着疗效,特别是对外感风寒引起的急性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疗效更佳 。吸入时应注意,口离壶嘴的距离要适当,太近易烫着,太远温度不够,以能忍耐的温度为宜 。
3、咳嗽痰多可穴位按摩和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
3.1、穴位按摩: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 。
3.2、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家中有咳嗽的患者时,可在家中放置加湿器,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患者气道的湿度从而使痰液容易咳出 。另外,多喝水可以稀释痰液,同时还能使你的嗓子舒服一些,方便你将痰液咳出 。建议每天喝5~6杯清水 。
咳嗽痰多的原因有哪些
【咳嗽痰多怎么办】1、支气管炎、肺炎痰多
小儿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为干咳,痰量逐渐增多,渐成粘液脓性痰 。治疗不彻底容易转为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为明显 。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 。
2、肺热咳嗽痰多
肺热咳嗽痰多是由于风热邪毒犯肺,或风寒化热,肺受热毒所灼,失于宣降清肃,痰热内部导致肺内郁热,出现以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常在肺热感冒、无感冒症状后出现 。
3、肺燥咳嗽有痰
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 。其证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干燥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 。
咳嗽痰多的饮食
1、杏仁
中医中药理论认为,杏仁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定喘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喘咳等患者的保健与治疗 。南杏甜药效很小,可作一般滋润用,北杏苦可以入药,但有毒,少用 。
2、罗汉果
罗汉果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有显着疗效,还是起到防治冠心病、血管硬化、肥胖症的作用 。营养价值高,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可治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 。
3、白萝卜
中医理论也认为该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 。所以,白萝卜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4、紫菜
紫菜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

咳嗽痰多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