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文章插图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1、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治疗
对于不明原因的DCM要积极寻找病因,排除任何引起心肌疾病的可能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如控制感染、严格限酒或戒酒、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
2、扩张型心肌病的病药物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2005年美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将心力衰竭分为4个阶段 。DCM初次诊断时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各异,近年来由于DCM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使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 。因此,有必要针对DCM心力衰竭各个阶段进行治疗,国内多中心资料将DCM分为6期 。
3、扩张型心肌病的病非药物治疗
少数患者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药物治疗不能控制,LVEF<30%,伴轻至中度心力衰竭症状、预期临床状态预后良好的患者建议置入心脏电复律除颤器(ICD),预防猝死的发生 。CRT:大约1/3 LVEF降低和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QRS增宽大于120ms,提示心室收缩不同步 。
4、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介入治疗
4.1、双心室同步起搏:近几年,双心室同步起搏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恢复双心室电及机械活动的同步化,使QRS波明显变窄,心室间机械延迟缩短,心室充盈时间明显增加,减少二尖瓣反流,使Ⅲ级~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脏缩小,从而达到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
4.2、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AICD):对从心脏停搏恢复的所有病人、伴有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休克或心衰恶化,而且不能被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控制的病人,皆应植入AICD 。对伴顽固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DCM患者安置AICD能自动中止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明显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终止病情的发展 。
4.3、射频消融:对伴慢性心房扑动的患者,主张施行射频消融术 。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心房扑动的消失,心脏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
心脏重量增加,对正常人的两倍 。心脏扩大,心肌松弛 。虽然心室壁心肌肥厚,但由于腔增大,壁厚几乎是正常的 。心内膜增厚也可 。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是罕见的 。在常见的心肌纤维化,在房间的墙内边的灶性分布,轮船壁成片受损,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可以侵犯 。
本病的心脏显微镜检查缺乏特异性发现 。可以见到心肌纤维肥大,细胞核固缩、变形或消失,胞浆内有空泡形成 。纤维组织增多,或因间质胶原组织增多,或因局灶性心肌纤维被纤维组织所替代 。
心肌纤维可被条索状纤维组织所分割 。心内膜中胶原和弹性纤维也增加 。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可以见到,多数为心肌细胞溶解,尤其多见于病程长的病例 。
心肌病变使心脏收缩力减弱 。早期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速度减慢,喷血速度也减慢 。此时心搏量减少由加速心率代偿,心排血量尚可维持 。以后左心室排空不尽,有残余血量,舒张末期压增高,逐步发展左心衰竭 。
扩张型心肌病的保健
1、预防感染,控制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容易患感冒、感染,甚至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阶段或后遗症,少数心肌炎急性期即表现为心脏扩大,形成扩张型心肌病,所以控制致病因,预防感冒、感染,防止病毒对心肌细胞的侵袭是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的第一步 。
2、合理饮食,全面营养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等都说明了饮食对人身体的重要性 。预防扩张型心肌病,饮食上要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油炸等食品;戒烟限酒 。
3、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如果病情处于平稳期,力戒绝对长期卧床休息,但也不可参加剧烈的运动,建议患者骑骑自行车、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练练气功等,尽量做一些轻柔的动作,同时也要控制好锻炼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