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胰岛素的误解和偏见


【浅谈对胰岛素的误解和偏见】

浅谈对胰岛素的误解和偏见

文章插图
胰岛素作为降糖的重要药物对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 。但广大群众常常对胰岛素的应用抱有很多偏见,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 。这里,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
一.胰岛素会成瘾吗?
绝对不会 。
狭义的成瘾专指对毒品的强迫需求和异常依赖 。老百姓用成瘾来形容对胰岛素的担忧是因为害怕胰岛素注射后就不能脱离 , 害怕注射后对身体有较大的损伤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李虹
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糖尿病人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体内缺乏 。合理补充胰岛素会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不仅不会对身体有害,还会因血糖达标而获得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很多益处 。
从本质上讲,胰岛素和毒品是意义完全不同的药物 。我们可以将胰岛素比作每天吃的饭,之所以需要天天进餐,是因为身体发育和活动需要 , 完全是生理需求意义的‘需要’,这是一种健康的‘依赖’,不能用成瘾来定义 。
二.打了胰岛素就说明我的糖尿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 。
并非如此 。
糖尿病的病情需要病史长短、血糖控制的好坏、并发症的多少和程度、胰岛功能、合并的疾病以及全身脏器的功能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打与不打胰岛素则主要根据近期血糖的控制、是否存在急性并发症等来决定 。
比如说,一个65岁的初诊断糖尿病患者,一直身体健康,喜好甜食 。最近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达15mmol/l,而本人并无口干多尿等不适,进一步查糖化血红蛋白有9% , 肝肾功能均正常 。医生建议他先注射1-3月胰岛素 。很快,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血糖降至理想水平,1个多月后,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药物 。
这一病例即为初诊断糖尿病患者,经过系统检查,尚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 胰岛功能尚可 , 还处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 。之所以为他注射胰岛素 , 是为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解除高糖毒性,使已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 。当血糖控制平稳后,仍可换回口服药治疗,这也进一步说明,胰岛素是不成瘾的 。
三.打了胰岛素会抑制我自己的胰岛功能,还是吃药更能锻炼胰岛功能 。
这种观点会延误糖尿病的治疗 。
首先,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胰岛功能受到抑制 。注射胰岛素可有效降糖,犹如搬走了胰岛身上的大山,充分的休息可使胰岛今后更好的工作 。另外,注射胰岛素并不排斥同时口服药物 。联合使用降糖药物,可以从多靶点来改善糖尿病的发展 。如注射胰岛素可以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等药 。糖尿病是一个胰岛功能不断衰退的病理过程,胰岛功能并不能通过吃药来锻炼,只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的发展 。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胰岛素是一位真诚的朋友 。当你的血糖很高、控制不佳时,千万不要对他带着有色眼镜,抱有偏见 。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胰岛素无私的帮助 。

浅谈对胰岛素的误解和偏见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