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孩子成了“小糖人”

目前,我国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是Ⅱ型糖尿病 。以此推算,我国有近千万的儿童青少年患有糖尿病 。专家介绍说,虽然目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中还是以遗传性的Ⅰ型糖尿病居多,但在近20~30年间,环境和饮食因素造成的Ⅱ型糖尿病发病急剧上升 。

谨防孩子成了“小糖人”

文章插图
儿童糖尿病10年翻一番
据介绍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几乎每10年就翻一番 。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专家李榴柏教授指出:“家庭是健康管理的第一单元和第一防线 , ‘糖友’家庭应合理选择血糖监测仪器,为控制血糖提供有力保障 。”
【谨防孩子成了“小糖人”】然而有调查表明,儿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特别困难:孩子往往无法忍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针刺疼痛,监测往往半途而废 , 也意味着失去了血糖监控这道屏障,病程加速、并发症的风险也就更大 。
小胖墩儿明显增多致使小“糖人”猛增
于德民认为,儿童糖尿病的明显增多,与小胖墩儿的显著增多有直接关系 。有调查显示,近5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小胖墩分别增长了1倍和4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儿比例高达1/5;而每4个肥胖儿中就有一人患2型糖尿病,逾85%的2型糖尿病患儿是小胖墩儿 。
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尤其内脏脂肪对健康危害很大 。它是一种内分泌组织,可分泌各种细胞炎性因子和激素,直接干扰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使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 。研究表明 , 在标准体重基础上 , 体重每增1公斤,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 。
家长警惕小儿患糖尿病的前兆
因为孩子对糖尿病的认识也有限,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症状也不猛烈,所以 , 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异常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发病前兆 。
第一,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小便频繁现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现尿床现象 , 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糖尿病检查 。
第二,出现频繁口渴现象,甚至夜间多次起床喝水 。
第三 , 突然消瘦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 体重应该连续稳定上升,但突然出现体重下降情况,家长要警惕 。
第四,疲乏无力 。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委靡 , 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
第五,饭量大增 。这个特点很容易被忽略,家长多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正常情况,但应注意是否出现其他糖尿病征兆 。
第六 , 易感染 。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 。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
第七 , 出现频繁腹痛和呕吐现象 。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而加重病情,家长要对孩子平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足够掌握,以便提供给医生足够的诊断信息 。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 不容忽视
糖尿病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在类型、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
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引起的 。它起病多较缓慢,而且轻症糖尿病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中的1-2项 。还有些糖尿病人以皮肤感染如疖肿或皮肤瘙痒等症状为首发症状 。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往往能发现早期的糖尿病患者 。成人糖尿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 , 因此它的治疗更强调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作用 。这两种方法无效时必须加上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当上述三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仍不能达到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时才考虑用胰岛素治疗 。

谨防孩子成了“小糖人”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