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监测血糖呢?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应该每天测量5次血糖 。可能您会觉得:为什么要测得这么勤呀?有必要吗?完全有必要!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往往意味着他的胰岛功能较差或存在肝肾功能方面的问题已不堪口服药的“重负” 。这类病人血糖波动幅度也往往较大,密切监测血糖会使医生了解其治疗后的反应,为及时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王先生每半月才测一次血糖,测的太少了!而且他只测空腹血糖,每次都不算高,很容易麻痹大意 。他从来不测餐后2h血糖,无法了解餐后血糖的情况,一再错过了调整方案的时机 。殊不知,长期处于高血糖、大波动情况下,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
【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监测血糖呢?】

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监测血糖呢?

文章插图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当血糖达标、方案确定后可减少至每天测血糖2~3次,比如今天测早餐前后,明天测午餐前后及睡前,这样几天积累下来我们就可以得知血糖波动的全貌 。对于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治疗达标的患者每周测2~4次血糖就可以了 。
密切监测血糖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有些患者空腹血糖高,其实有“真高”和“假高”两种情况,当药物剂量不够或黎明现象导致的高血糖叫“真高”;而有的患者夜间出现了低血糖,由于机体有保护作用而出现空腹“反应性高血糖”称之为“假高”,如果此时不通过监测夜间血糖来区分就很容易以“真”乱“假”,导致错误的治疗措施 。还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程久、并发症多,他们往往对低血糖不敏感,很少出现心慌、冷汗等“预警反应”,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应更加警惕、密切监测,防治低血糖的发生 。
仅仅监测手指血糖是不够的,因为它具有瞬时性,不能反映一段时间血糖的总体水平,因此,我们推荐糖尿病患者每三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因为它可以反映这三个月血糖的总体状况,如果说手指血糖是“小测验”的话,那么HbA1c就是“期中考” 。“期中考”的成绩也将作为下一步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 。
除了“常规武器”——血糖仪外,我们现在还拥有更先进的血糖监测手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它有一个电极埋在腹部皮下组织,通过导线连接在一个拷机样大小的外接设备上,它可以每5分钟测量一下人体组织液的葡萄糖水平,然后换算成血糖浓度 。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洞察血糖细微的变化,了解不同个体血糖波动的模式,医生可以根据结果来制订个体化的降糖方案 。

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监测血糖呢?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