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2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文章插图
1.2 荧光引导下手术5- 氨基乙酰丙酸在术前给药, 它作为亚铁血红素的前体能被胶质瘤细胞摄取, 转化为原卟啉IX,并在手术纤维镜下经适当照明发出荧光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更大范围的切除,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
2 术中辅助治疗
术中辅助治疗的目的在于杀死手术切缘周围残留的肿瘤细胞, 从而扩大实际切缘而不引起功能缺失 。
2.1 基因治疗
HSV- tk 基因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单纯疱疹病毒(HSV) 产生的脱氧胸腺嘧啶激酶能将更昔洛韦代谢为细胞毒性的核苷酸, 致分裂中的细胞凋亡 。术中将病毒广泛浸润注射到切缘感染肿瘤细胞, 再使用更昔洛韦杀灭瘤细胞 。Pulkkanen 等进行了目前唯一的Ⅲ期试验, 显示无生存优势 。Immonen 等以转染效率更高的腺病毒转染瘤细胞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显示对于可行手术治疗的原发和复发胶质瘤患者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但两年生存率与历史对照无明显差异, 有待进一步研究 。尽管病毒载体转染瘤细胞效率较高, 但它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进一步临床使用 。目前较常用的则是非病毒载体, 包括质粒,脂质体等载体携带的瘤腔局部给药方法, 尽管与前一种方法相比在安全上有其优势, 但局部给药造成的局限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
2.2 光动力学治疗
术前12~36h 静脉注射能优先被肿瘤细胞摄取的光敏物质, 如5- 氨基乙酰丙酸、光卟啉等 。术中瘤床经适当波长的光照射后被瘤细胞摄取的药物激活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促使瘤细胞凋亡, 也有术中瘤腔放置光导纤维术后多次照射的技术, 效果较单次照射好 。Ⅲ期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光动力学治疗技术的效果仍有争议 。
2.3 间质內放疗
【2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术中放射源被植入瘤床递送高剂量射线到达可能残留有肿瘤细胞的切缘, 且对远隔组织影响较小 。

2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