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胃痛

【13 胃痛】

13 胃痛

文章插图

【现代研究】
·胃痛的临床研究
张氏等综合运用国内通行的胃痛诊断标准 , 对7315例慢性胃痛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证候分类观察 。结果表明,胃痛的临床证候非常复杂 , 典型证仅占28.8%;各证候中,以气滞证、虚弱证(含虚寒证)、火郁证、湿热证出现频率较高,且气滞证出现率最大;单证和复合证的分布仍集中在上述4个证型 。表明胃痛的证候表现以实证为主[中医杂志1994;35(10):617) 。
焦氏常用“三合汤”、“四合汤”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良好 。三合汤:高良姜6-8g,制香附6—log,百合30g,乌药9-12g,丹参30g,檀香6g(后下),砂仁3G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 , 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寒热虚实夹杂并见者 。四合汤: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log , 五灵脂9-12g) 。其主治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 , 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中医杂志1989;(6):16) 。
苏氏经验,细辛止胃痛效果好,用细辛3-5g加入黄芪建中汤或香砂六君子汤中,治疗中焦虚寒证可明显增强其疗效[中医杂志1993;(6):326]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本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溃疡愈合率可达50%-80%不等,总有效率在90%以上),而且在改善胃脘及全身症状、无副作用、复发率低等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越性[中医杂志1992;(4):48) 。

13 胃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