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文章插图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基本信息
1、定义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是口服过氯酸钾,定时测摄I率,判断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 。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是利用过氯酸盐能阻止甲状腺自血中摄取无机碘离子和促使进入甲状腺但还未有机化的无机碘离子从甲状腺中释放的作用,正常时,甲状腺在过氧化物酶和碘化酶的作用下将无机碘离子转化为有机碘而不能自甲状腺释出,而过氧化酶缺乏或甲状腺酪氨酸碘代谢障碍时,摄取的碘离子不能有机化而迅速从甲状腺释出 。通过测量并比较口服过氯酸盐前后两次甲状腺摄131I率,计算出释放率,评价甲状腺碘有机化障碍及碘代谢状态的重要方法 。

2、专科分类
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
内分泌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5、是否空腹
空腹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为(16.1±19.3)%(范围在18.6%-16.7%),一般以大于10% 为异常 (以服碘 2小时后甲状腺部位测定的结果作为100%,服过氯酸钾1小时后作第二次摄I率,计算出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 。
2、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如果第二次摄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则示甲状腺的有机化功能正常 。如果第二次摄I率较第一次有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 ,则提示甲状腺有机化功能存在缺陷,常见于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甲状腺肿性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碘化物性甲状腺肿等 。
需要检查的人群:甲状腺肿综合征、甲状腺肿性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碘化物性甲状腺肿等患者 。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受试者空腹口服示踪量的I〔如同时给予氯化钾(15微克/千克体重或300微克/m)口服,能提高本试验的敏感性,此称为碘过氯酸盐试验〕后1或2小时,测量甲状腺部位的第一次摄I率 。继之口服过氯酸钾(KClO4)400微克,1小时后再测摄I 率,甲状腺机能正常者,第二次测量的摄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当某些疾病使酪氨酸碘化受阻时,再次测量其摄I率较第一次明显下降 。
2、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饮食,注意正常的作息,防止内分泌混乱 。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要求 。
本试验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他巴唑、PAS、D860等),服用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也可呈阳性反应 。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小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
2、相关症状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暂时不明 。
2、不良反应
无相关并发症和危害 。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