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盆腔炎综述


2 盆腔炎综述

文章插图
急性盆腔炎 【病因】
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如下:
一、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官颈口未很好关闭,如分娩造成产 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侵入官腔,容易引起感染;流产过程中流血时间过 长,或有组织残留于子宫腔内,或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都可以产生流产后感染 。
二、官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 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输卵管通气术,输卵管子宫造影术、官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 。-
三、经期卫生不良 月经期子宫内膜的剥脱面,有扩张的血窦及凝血块,为细菌的 良好滋生环境,如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
四、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
五、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病理】
一、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 多见于流产,分娩后 。
二、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通过子宫颈的淋巴播散到子宫旁结绨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 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内膜层可不受累极轻 。其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仍可保持通畅 。病变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重者,输卵管明显增粗,变细,纤维素性脓性渗出多,造成周围的粘连 。
如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延,首先引起输卵管内膜炎,输卵管内膜肿胀 , 间质水肿 。充血及大量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重者 , 上皮可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 , 引起输卵管粘膜粘连 , 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闭塞,如有脓液积聚于管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一个很好的防御屏障 , 卵巢多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输卵管卵巢炎,又称附件炎 。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的破孔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如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穿通,即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输卵管卵巢脓肿可以发生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初次发病之后,但往往是在慢性附件炎屡次发作的基础上形成 。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入直肠或阴道,如果破入腹腔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
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内生殖器急性炎症时,或阴道、宫颈有创伤时 , 病原体可经淋巴管进入盆腔结缔组织而引起结缔组织充血,水肿,中性白细胞浸润 。以子宫旁结缔组织炎最常见,开始局部组织增厚,质地较软 , 边界不清,以后向两侧盆壁成扇形浸润 , 如组织化脓则形成腹膜后脓肿,可自发破入直肠或阴道 。
【2 盆腔炎综述】四、急性盆腔腹膜炎 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浆液纤维性渗出 , 形成盆腔脏器之间的粘连 。当有大量的脓性渗出液积聚于粘连的间隙内,可形成散在的小脓肿,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形成盆腔脓肿,较多见 。脓肿的前面为子宫,后面为直肠,顶部为肠管及大网膜 , 脓肿可破入直肠而使症状突然减轻;也可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
五、败血症极脓毒血症 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 , 病人抵抗力低下时,常发生败血症 。多见于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 , 近年也有报道放置官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手术损伤器官引起的败血症,如不及时控制,往往很快出现感染休克甚至死亡 。发生感染后,如身体其他部位发现多处炎症病灶或脓肿者 , 应考虑有脓毒血症存在,但尚需经之培养证实 。
【临床表现】 可因炎症的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 。起病时下腹疼痛,伴发热,如病情严重可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症 。如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如有脓肿形成 , 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有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如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如在腹膜外可致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
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 , 腹胀,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盆腔检查:阻道可能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 穹窿有明显触痛 。子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 。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度受限 。子宫的两铡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肿块 。子宫旁结缔组织炎时 , 可扪到下腹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 。或两侧宫骶韧带高度水肿增粗,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有肿块且有波动感 。: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件出诊断 。此外.还须作一些必要的化验,如血 , 尿常规,血和子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虽非脓液直接培养,对临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必要时作后宆窿或侧宆窿有肿块且有波动感 。
【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蘘肿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相鉴别 。
【预防】
一、做好经期,孕期及产褥期的卫生宣传
二、严格掌握产科 , 妇科手术指征作好术前准备,术时注意无菌操作 , 包括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等手术 。术后作好护理,预防感染 。
三、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防止转为慢性 。
【治疗】
一、一般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L半卧位利于脓液聚积于子宫直肠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 , 纠正龟解质紊乱及酸硷平衡,必要时小量输血,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 ,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 。如有腹胀可给胃肠减压 , 
二、抗生素治疗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在化验结果未出来前,若病情不太严重可选用青霉氢链霉素;若病情严重则需选用广谱抗生素 , 联合用药疗效好,配伍须合理,,药物种类要少,毒性小,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 , 可根据情况予以更换抗生素 。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 。抗生素的应用要求达到足量,且须注意毒性反应 。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两周以巩固疗效,力求彻底治愈,以避免形成慢性盆器炎 。
青霉索G对厌氧菌也有效,治疗时用大剂量,按病情严重程度每日给240万~1000 , 万IU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可减至每日120万~240万1U , 分4次肌肉注射 。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每日1.2g静脉滴注,外加用卡那霉素每次0.5g , 每日2次,肌肉注射 。

2 盆腔炎综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