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应对职场不良心理的方法


【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应对职场不良心理的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 。但如果发生在职场 , 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 , 还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所以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成了关键 。那么,小编就为你介绍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
嫉妒让我们丢失了快乐
新华网今年7月公布的一个针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 , 47.37%的员工表示自己偶尔会有嫉妒心,31.58%的员工觉得经常有,只有约21.05%的员工表示从来不会 。研究发现,经常有嫉妒心的员工的幸福感要明显低于从来不会有嫉妒心的员工 。
可见 , 嫉妒心理的影响远不止破坏人际关系和降低工作效率那么简单 , 还会让我们失去从工作本身获得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
“当员工之间的地位、能力相当时,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上级的认可、升职、加薪或者学习机会时,可能会引起其他员工的嫉妒;有利益冲突的员工之间也容易出现嫉妒心,毕竟荣誉或者奖励是有限的,给了其他人 , 可能自己就会失去机会;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女性天生更感性一些,对外部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情感性的 , 而男性员工产生嫉妒心理的比例则相对较?。?而且也会更快恢复 。”北京易普斯咨询心理专家张淑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如是说 。
当职场人产生嫉妒心理时,可能会表现为工作上不配合、人际关系紧张、积极性降低等,而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
实录
“羡慕”变“怨恨”
昔日好友成敌人
曾受“嫉妒之心”所累的小孟,一直在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 。“我知道已经回不去了,她曾经是我最要好的职场伙伴”,她说,“起初只是有点羡慕她 , 没想到后来却愈演愈烈,直接就怨恨了起来 。”
年纪相仿、几乎是同时入职的小孟和Ada,由于性格投契很快成为好友 。她们在工作时合作愉快,工作之外也如知己般无所不谈 。然而改变却由一次奖励开始 。
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Ada因为深谙与上司的相处之道,在去年的年会上获得“最佳员工奖”,逐渐成为部门“红人” 。此后,她的举手投足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与同事说话的语气也发生强势起来——当然,这一切也许都是小孟自己的感觉而已 。
“不知为何,我觉得她和以前不一样了,仗着自己受宠,说话做事样样带刺,让我难以接受 。”她说,“后来终于有一次,我们因为工作上的小分歧 , 大吵了一架 。”
小孟承认当时自己是有点借题发挥,趁机释放心中对Ada的“羡慕嫉妒恨” 。结果 , 两人争吵得不可开交 , 甚至还当着部门同事的面,把对方生活中的“小秘密”都抖了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曾经惺惺相惜的两个好友从此交恶 。
专家视点
都是“心理落差”惹的祸
谁没体验过嫉妒?在嫉妒的背后所隐藏着的 , 除了难以启齿的沮丧与愤怒,还有什么呢?张淑华介绍 , 有研究发现,嫉妒心理的产生与心理落差密切相关,而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
外部因素包括组织公平感,即分配公平 。在分配中,当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时,必然造成攀比 , 内心会产生严重的不平衡体验以及对他人的反感,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另外,与领导公平也有密切关系 。分配公平是基础,领导公平是推动力,领导的鼓励和支持给予员工以希望 , 反之 , 就会导致恶性竞争,嫉妒心理更会不断蔓延 。
此外 , 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还与个人性格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 , 低自尊者的嫉妒心往往会更强 , 高自尊者的嫉妒心一般较弱 。
哪类人更易产生“嫉妒”?
自卑者:自卑的人往往会自我感觉与他人有差距,也一直未能顺利发挥潜能 。一旦在他看来和他水平旗鼓相当的同事成功了,就容易心生嫉妒 。
性格偏焦虑者:这部分人不仅会对未来的事情表现得过分担忧,对切身的利益有时候也会过分关注 , 极易产生嫉妒 。
自我意识较弱者:由于对自我缺乏足够了解 , 对本身的优势和不足认识较浅 , 也很容易产生盲目的嫉妒心理 。
对周围环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者:当与同事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在利益面前也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
专家教路
敢于直面嫉妒心理,有意识提升自尊感
“克服嫉妒心理 , 关键是要对嫉妒心理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敢于直面嫉妒 。”张淑华说 。在她看来,嫉妒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我们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并通过努力来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
在具体做法上 , 首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信任水平和自尊水平,在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及时疏导或者降低这种消极情绪 , 这样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快乐 。
其次,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 。多参与一些心理调适的讲座或者进行心理咨询,也有助于帮我们认清嫉妒的原因,寻找消除嫉妒的方法,从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高自我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上 。
把嫉妒变为羡慕 , 用宽阔胸怀接纳他人
张淑华指出,羡慕和嫉妒是两种非常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复杂情感 。它们都包括失望、悲伤、羞愧等多种成分 。但羡慕往往指向更正向的情感以及更多的愉快体验 , 并希望自己也早日获得同样的成果,是成长和竞争的一种重要动力 。而当羡慕一旦发展出攻击性,就会演变为嫉妒,最终可能会伤人伤己 。
她建议,如果有了嫉妒心理,我们可以尝试是否能将嫉妒的程度“降低”一些,转用羡慕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宽阔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来接纳自己和他人 。嫉妒对他人也许没什么影响,但对自己身心的损害可能无法估量 。
“羡慕和嫉妒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感和体验,当它们袭来时,请不要刻意压制和回避,仔细分析这些情绪的来由,我们就会对自己多一份了解 , 多一个选择,心灵也多一份自由 。”她说 。
另外还有:
一、多疑 。“老板今天的黑脸肯定是针对我的,怎么办怎么办?”有些人的神经非常敏感,对什么事都表示怀疑 。这种人往往是自身缺乏安全感,时刻担心别人会伤害自己 。“他们使交往变得毫无自然轻松之感,久而久之会让人敬而远之 。”杨东说 。
二、自我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不惜打小报告、给别人的业务使坏甚至中伤他人的名誉 。杨东表示“自我为中心”会因为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尊严为职场不容 。
三、冷淡 。杨东强调,冷漠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这种人可能是出于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觉得“酷”才是自己的个性所在,还有可能出于内向型性格 。这种人失去了认识别人的机会,也失去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 。
四、虚伪 。有的人擅长说甜言蜜语、送“糖衣炮弹”,刚开始还能让人接受 。但时间一长,不仅交不到真朋友 , 自己的心理也会备受压抑 。
五、叛逆 。适度叛逆的人特立独行、敢于创新,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但如果过份反叛,为了标新立异故意与人抬杠,则很难融入团体,甚至无法与人沟通 。
【【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应对职场不良心理的方法】六、自卑 。现代都市生活追求效率 , 自卑的人在这种环境中,缺乏交往技巧,没有主见,往往失去许多展现自己优势的机会 。
七、封闭 。每个人都会偶尔想关起门 , 把嘈杂挡在门外 。“如果过于封闭,会变得孤单甚至自闭 。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都会迅速老化,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 。”杨东说 。
八、嫉妒 。杨东认为,嫉妒是否会给人际关系带来致命影响,在于这种心理是不是表现在行为当中 。要是只在心里想想,是人之常情,真要被人察觉,也可以坦然承认、自我解嘲一番 。要是发展到加害、中伤他人,那么就可能成为“过街老鼠” 。
另外还有: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对付有嫉妒心的人 。因嫉妒心理本身就是多疑的、爱猜忌的 。所以 , 倒不如将有嫉妒心的人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俗话说,见怪不怪 , 其怪自败 。与其说费尽心思去琢磨,不如来个“无为而治”,落得个“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
2、可以采取妥协和退让的必要策略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孔子曾说: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情;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策略,事实是,当一个人在鲜花与掌声中时,更需谦虚、谨慎,这不仅防备被嫉妒,而且能从根本上调整自己 。
以爱化恨,以让抑争
以爱化恨法主要是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嫉妒者 , 从而消除和化解嫉妒 。老百姓常说,“恨是离心药,爱是胶合剂” 。因此,当你遇人嫉妒时 , 如果能够以德报怨 , 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会化解了 。
以有原则的忍让来抑制无原则的争斗,这是根治双向嫉妒和多向嫉妒关键之举 。如果嫉妒者向你发出挑战,你不但不迎战,反而退避三舍,以不失原则的适度忍让来求大同存小异,或是求大同存大异 , 都不失为化解嫉妒,免遭嫉妒的好方式 。
3、说服、鼓励的对策
有些嫉妒是因误会而产生时,就需要进行说服和交流 。否则 , 误会越来越深,以至严重干扰和破坏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 。在说服时要注意心平气和 , 也要做好多次才能说服的准备 。
对嫉妒者还要采取鼓励的态度 。因为嫉妒者是在处于劣势时产生的心理失落和不平衡,虽表面气壮如牛 , 但内心是空虚的,且隐含着一种悲观情绪 。所以对嫉妒者采取鼓励的态度十分必要,主要是客观地分析他的长处,强化他的信心,转变他的错误想法,而且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嫉妒者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 使嫉妒转向公平竞争 。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应对职场不良心理的方法!

【如何应对职场不良心理】应对职场不良心理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