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


地黄丸

文章插图

地黄丸概述
1、定义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 。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

2、别名
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
3、组方
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12克,泽泻丹皮、白茯苓各9克 。
4、制法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
5、性状
蜜丸,如梧桐子大 。
地黄丸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
滋肾,阴,补肝血 。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

地黄丸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
肾阴亏损患者 。
2、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 。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地黄丸副作用
一般无说明 。
地黄丸注意事项
1、忌辛辣食物 。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
3、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
4、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6、过敏体质者慎用 。
7、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地黄丸药典记载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地黄丸
处方熟地 当归 川芎 肉桂 菟丝子 川椒(炒)补骨脂(炒)白蒺藜 葫芦巴(炒)杜仲(炒)白芷 石菖蒲各4.5克 磁石(烧,醋淬七次,研,水飞)3.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主劳损耳聋 。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葱汤或温酒送下 。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地黄丸
处方生干地黄(切,焙)黄耆(锉)各45克 防风(去叉)远志(去心)栝楼子 茯神(去木)黄芩(去黑心)鹿茸(酥炙,去毛)各30克 人参37.5克 石韦(去毛)当归(切,焙)各15克 赤芍药 甘草(炙)蒲黄 戎盐(研)各22.5克 车前子 滑石各60克
制法上十七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主肾经虚损,膀胱热结,小便淋沥涩痛 。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以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魏氏家藏方》卷七: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2两(洗),黄连1两半(去须,瓦上炒),枳壳1两(去瓤,麸炒黄) 。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脏毒 。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叶氏女科》卷一: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1两5钱,山茱萸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童便制)1两 。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少,月经过期者 。
用法用量为丸服 。
【地黄丸】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地黄丸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