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昆曲中国“百戏之祖 , 百戏之师”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
2、古琴艺术最古老纯粹的华夏弹旋乐器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 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 , 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 , 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
4、蒙古长调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 , 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
5、端午节中国传统吃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 , 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 。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
6、中国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 , 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 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 , 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
7、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 , 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 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 。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
8、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
9、中国剪纸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在中国 , 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 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 。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 , 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
11、侗族大歌侗族地区一种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 。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 。“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 , 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 。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
12、
13、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均具有独特的技艺,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 。
14、妈祖信俗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 , 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 。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呼麦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人杰出的创造 。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
16、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 , 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 。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公元265年至420年)起至清(公元1644年至1911年)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 。音乐风格典雅细腻 。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
17、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 。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 。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8、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 。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 。至今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 。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
19、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汉族传统戏曲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 。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 , 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作为粤方言区最具影响力和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粤剧以多样而独特的演剧形式,渗透在岭南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 , 成为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