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治疗咳嗽

【2 中医治疗咳嗽】

2 中医治疗咳嗽

文章插图

3.风燥伤肺 。秋冬气候干燥伤肺 ,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 。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
4.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 , 不易咯出 , 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 , 舌苔黄,脉弦数等 。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 。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 , 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
5.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 , 脉濡滑等 。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 , 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
6.肝火犯肺 。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 , 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 , 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子、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

2 中医治疗咳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