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被当成“癌症”的脊柱结核


误被当成“癌症”的脊柱结核

文章插图
导读:老刘今年53岁 。3年前,开始出现腰痛 , 起初诊断为“腰肌劳损”,因为症状较轻 , 多能缓解 。到当地医院拍了x线片后,没发现什么问题 , 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真实的故事
老刘今年53岁 。3年前,开始出现腰痛,起初诊断为“腰肌劳损” , 因为症状较轻,多能缓解 。到当地医院拍了x线片后 , 没发现什么问题,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随着时间推移,老刘的体质下降 , 腰痛也越来越厉害 , 甚至给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 。近2个月,他的大腿、腹股沟等部位也跟着“凑热闹”,走几步路就痛得受不了,只能卧床休息 。
家人放心不下,带他到医院就诊 。医生给他做了腰椎的磁共振和cT检查,发现第1节和第2节腰椎骨质遭到严重破坏,很像恶性骨肿瘤的晚期表现 。老刘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接连咨询了几家医疗机构 , 意见仍然不容乐观 。
老刘和家人陷入了悲观的情绪中,抱着一线希望,他们来到我院 。我们仔细追问了老刘的病史,并对他进行了仔细地检查,最后认为,腰椎结核的可能性最大,应予以手术治疗 。
在随后的手术中 , 我们看到老划腰椎骨质里有许多脓液,病理检查结果也证实是结核 。术后一个多星期,他就能戴辅助支架下床走路 。没多久,腰腿疼痛的困扰也减轻了,他和家人都心满意足地出院了 。
【误被当成“癌症”的脊柱结核】看到这里,读者恐怕会有不少疑问:脊柱结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被当成“癌症”看待?患了脊柱结核,就一定要开刀才能治疗吗?
结核怎么“长”到脊柱上
结核病是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的 。很多老百姓以为,结核病是肺部的问题,脊柱怎么可能“生出”结核来?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误区 。结核病不仅包括“肺结核” , 还包括“肺外结核” 。除了肺部 。脊柱等骨骼部位,都是结核杆菌喜欢“光顾”的地方 。
结核杆菌在组织细胞含氧量相对贫乏的脊柱骨骼里生长缓慢 , 毒性也较弱,因此症状并不明显 , 甚至感染后没有任何表现 。就像老刘3年前的样子,仅凭腰痛很难觉察出可能息了结核,因而耽误了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患者原来就有急性发作、症状典型的结核病,如肺结核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得以控制,但结核杆菌没有彻底消灭,可能随血液播散,在脊柱等其他部位潜伏下来 。一旦遇到适当机会,如身体因劳累、受凉造成抵抗力下降,潜伏的结核杆菌又会“兴风作浪” 。
结核vs恶性肿瘤,为何分辨不清
临床中,像老刘这样患脊柱结核,却被当成“癌症”的例子并不鲜见 。患者和家人都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那么 , 为什么脊柱结核与恶性骨肿瘤会混淆呢?
首先,两者症状相似 。无论是结核还是肿瘤,都会压迫神经,表现为腰腿疼痛 。其次,两者都会造成骨质破坏 。严重时,连x线片 , CT等影像检查都难以区别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到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或者请有经验的医生仔细检查 。
与结核相似,脊柱的恶性骨肿瘤也多从其他地方转移而来,原发疾病以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肾癌 , 前列腺癌居多 。转移性肿瘤发生率,是原发性肿瘤的30~40倍,中老年人较常见 。如果被怀疑恶性肿瘤 , 患者应该进一步做肿瘤标记物等检查 。
不必谈“结核”色变
患了腰腿痛,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谈之色变 。腰腿痛病因很多,除结核,肿瘤外,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改变更为常见 。如果经药物、理疗、按摩等治疗后 , 疼痛没有好转,或者又出现发热、盗汗、夜间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 , 尽快明确是否为结核引起,进行针对治疗 。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脊柱结核都像老刘一样需手术治疗,只有那些症状较重 , 产生神经压迫,脊柱不稳定,或者发生畸形的患者才应该开刀 。
大部分患者,通过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都能得以治愈 。这个过程通常为6~9个月,有的甚至1~2年 。即使手术治疗后,也要持续、正确服用抗结核药 。对脊柱结核而言,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

误被当成“癌症”的脊柱结核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