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胃下垂

文章插图

胃下垂的概述
1、定义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 。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 。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

2、别称

3、发病部位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消化内科
胃下垂的典型症状
1、胃下垂的典型症状
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 。
2、胃下垂的分类
胃下垂的诊断标准,一般以胃距髂嵴连线4厘米视为正常 。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5到8厘米为轻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为重度下垂 。
胃下垂的病因病机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下垂 。

胃下垂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胃肠功能低下和分泌功能紊乱,常出现饱胀不适、厌食、嗳气、便秘、腹痛等,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体检一般体形消瘦,立位时,下腹部有时呈“葫芦样”外形,胃区可有振水音,上腹部易触到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通常伴有肝、脾、肾和结肠等器官的下垂 。疑胃下垂患者主要依靠X线检查确诊 。
胃下垂的并发症
病程较长者,由于心理精神因素或贫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头昏、头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状,少数甚至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严重者同时伴有肝、脾、肾、横结肠等下垂则称为内脏下垂 。
胃下垂的防治方案
1、胃下垂的预防方法
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食物细软、营养均衡、减少刺激、防止便秘、动静相宜、切勿暴饮暴食 。
2、胃下垂的治疗方法
【胃下垂】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 。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复安5-10mg,每天3次 。合并便秘者首选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每天3次 。试用ATP治疗,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为1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必要时放置胃托 。

胃下垂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