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断桥的由来


杭州断桥的由来

文章插图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 。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 。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 。
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 。
【杭州断桥的由来】现在的断桥,是一九四一年改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
断桥残雪亭在断桥北 。宋陈清波有《断桥残雪图》 。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书四字为西湖十景之一 。四十一年有司勒石建亭于此 。
1929年西湖博览会结束后,碑亭由桥左移至桥右 。新中国成立初,桥旁“云水光中”水榭一度作为浙江图书馆图书流通站,供游人休息阅览 。
御碑亭与水榭,多次整修 。“文化大革命”期间,碑石、“云水光中”牌坊全毁 。1977年重新刻制“断桥残雪”碑石,安置在原碑亭内;重制“云水光中”匾额,悬挂于水榭门楣上 。

杭州断桥的由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