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略那些无用的事


别忽略那些无用的事

文章插图

文/古典: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本文摘选自古典老师新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这有什么用?如果我不做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四年学习有什么用?
会不会浪费?能力三核的修炼如此之难,隔行如隔山 , 如果我好不容易修炼出来的能力,却不干这个,会不会浪费?
知识—技能—才干构成了能力
这三个部分兼容性各自不同 。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即使你读到了医科博士 , 照样也不一定会做麻婆豆腐 , 隔行如隔山,说的是知识的差距 。
但是到了技能层面,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大部分的职业都由70%的通用技能(如运营、执行、营销、沟通、管理)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 。你完全可以把以前学到的技能,迁移到新的工作里使用,再加上新学习的技能,迅速上手 。职业与职业之间并无太大的差距 。
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完全被打破 。不仅是职业的界限 , 工作中培养的才干会蔓延到你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你不想使用都不行 。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他认真的研究了当时(1950s')的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发现其中只有两种对于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短篇小说写作与诗歌鉴赏 。诗歌帮助一个学生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而短篇小说的写作则培养你那种对于人及人际的入微体察 。诗歌和领导力、写作和管理,虽然知识和技能都相差,但在才干上高度一致 。毛泽东是个好诗人,丘吉尔和希特勒的画都画得不错 。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领域的高手很容易在其他方面也非常优秀的秘密,他们先在一个领域走到才干层面 , 然后再带着这些才干与技能下来鸟瞰新领域的知识 , 自然是一通百通,就好比你站在17楼窗口鸟瞰过 , 在周边的小区里面走 , 自然轻车熟路 。
当你看到了能力的全貌,这个问题就会好回答得多 —— 大学的学科学习不仅让你获得了知识,还有相关的技能和才干——即使你完全不从事这个行业,技能和才干也能迁移出来,到其他工作 。同时加速你在新的领域的知识学习速度 。
我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从大一开始,我就不喜欢这门学问,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好分数 。毕业后,做了半年建筑工程师就彻底脱离了这个行业,再也未回去过 。但回头看去 , 我的确从建筑工程这门学问中获得不少好处——这门学科带给我理科学生的思考框架,工科学生的实用观——这让我在研究生涯的时候,一方面不会太文艺(我已经够文艺的了),能区分科学和忽悠;一方面很注意实用的技术,我宁愿设计一个简单却能使用的模型,也不宁愿复杂得谁都不明白 。
我大学时代的建筑施工图还处于需要用手绘的时代,你需要用2B铅笔画根粗线墙体,然后用2H在外面一毫米的地方画一根细线代表有抹灰,然后用3B的铅笔在里面画一根粗的代表钢筋,最后还要在钢筋和墙体之间点上点加上三角形,代表这里填满混凝土——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键盘上不超过一个字母的宽度上完成 。这个过程让我每次恨不得拿起铅笔出门插几个人 。有细节控的人光削个各种标号的铅笔就能干个1小时 。后来上班又开始每天12小时的AUTOCAD,这让我今天在设计个PPT时,简单得简直要狂笑出来 。我的MBTI老师一直好奇我作为一个ENFP(外向、直觉、感情、感知 一种人格测试的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伟大的激发者+著名的不靠谱者"),为什么对于细节、字号、颜色、字体有那么多设计要求 。她认为这和我的人格不符 。我会告诉这是我在一个格子里面每天改12小时设计图,就因为一个破字号或者线条 , 就需要重新返工练出来的吗?估计就是在那里,我人格分裂了 , 一个说"我要做伟大的激发者!" 。一个说"别瞎想,图又来啦、你还是靠谱点吧" 。
那年我20,完全不理解什么能力三核 。当时的我对于未来全无规划,也不知道练习AUTOCAD对于未来到底有什么用 。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要你认真做事情,总是有用的 。
推而广之,其实何尝有任何一件事是白费呢?我写诗歌要做文艺青年,写长信和远方的女孩谈恋爱 , 到今天成为我的文字启蒙 。我和小明,王伯骑单车从长沙到北京 , 期间困难纠纷无数,这算是一次深远的团队组建;很多人夸新精英的战略布局稳健,项目虽然慢但是有一个是一个精品,他们不知道我当年打《星际争霸》是使神族的吗?什么时候防守,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攀科技树,什么时候开分基地(公司) , 都有规律 。
【别忽略那些无用的事】当下即道?。丫冻刹鸥纱? ,怎么会浪费?
如果你曾《拆掉思维里的墙》 , 那你一定想看看《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关注微信号:新精英做自己(zhiyeguihua010)获得更多新书内容,免费赠书 , 书友交流 。
题图:Kazuhiro Terasawa

别忽略那些无用的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