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文章插图
【概述】
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 。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 , 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 。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 , 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 , 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行泄泻主要原因是脾气虚弱为主,或因血虚肝旺 , 克犯脾气,或肾阳不足 , 命门火衰,温运失常 。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 。如因肝旺脾弱者宜健脾抑肝 。如因肾虚脾弱者直健脾温肾 。
【病因病理】
1.脾气虚弱 脾司运化,脾气主升 , 脾能统血 。
当经行之时 , 则血注于冲脉 , 以为月经 。如因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 , 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经行泄泻 。
2.肝旺脾弱 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 , 而脾气益虚冰温下流,亦可引起经行泄泻 。
3.脾肾两虚 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 , 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内聚,经行脾肾更亏,湿困脾阳而致经期大便泄泻 。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经净后大便恢复正常进行诊断 。
2.需与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疾病作鉴别 , 可作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 。

经行泄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