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带下病

【5 带下病】

5 带下病

文章插图

1.脾俞、带脉、肾俞、足三里、八篌(补法);带脉、足三里、气海、脾俞(补法或灸法) 。适用于脾虚夹湿及肾气不足者 。
2.三阴交、血海(泻法),留针20分钟;灸百会,每日1次,每次3壮 。用于气虚不固者 。
3.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白环俞(泻法) 。用于湿热或实热挟瘀者 。
【注意事项】
1.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 , 并伴随症状者,都属带下病范畴,并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和妇科肿瘤 。
根据带下的异常颜色及其特有症状 , 又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分 。白带如色白无臭味,量不多 , 不伴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 。白带量多或有臭味,并伴不适症状者则为带下病 , 可因外感湿邪,或牌失健运、肾气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可予清化湿热、健脾化湿或益肾固涩止带之法治疗 。
2.黄带带下色黄如脓,黏腻秽臭,多见于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急性盆腔炎等 。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湿止带 。对于素体阴虚或湿热偏盛者,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热灼阴液 , 导致阴虚火旺 。
3.赤带乃阴道内流出红色而黏浊的分泌物,或有腥臭味者 。赤带可因生殖道炎症 , 亦可由生殖道肿瘤引起 。发现赤带时,首先应查明原因用卡除癌症,可作妇科检查、B超及活检等 。对于伴有重糜之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并定期组织普查,必要时作宫颈活检,排除宫颈癌 。
4.带下五色混杂 , 黏腻如脓状,秽臭异常,称为五色带 。常见于生殖道癌症 , 应特别引起警惕,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 , 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上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为生殖道炎症所致 , 积极抗菌消炎,清解热毒 , 如为恶性肿瘤,应作手术和抗癌治疗 。

5 带下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