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民俗祭奉紫姑 行彩桥寓意好运上门

【正月十一民俗祭奉紫姑 行彩桥寓意好运上门】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到头来,最重视的一段日子,这段时间代表的是新的生活的到来,同时也是全新的开始,因此,人们会非常重视春节期间的日子,正月十一也是春节期间一个重要的节日,了解这个节日的民俗 , 例如祭奉紫姑等,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
奉紫姑象征来年丰收
正月十一的一个重要民俗是祭奉紫姑,紫姑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心目中的女神,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方 , 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 , 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 。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 。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 。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 。
行彩桥寓意好运上门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桥头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 。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 , 日日有钱揸(拿) 。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 , 以祈带来好运 。
舞龙代表代代幸福
舞龙是中国一直以来传承不灭的风俗 , 代表的是幸幸福福、平平安安的寓意,会有好运势 , 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 , 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 , 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舞龙者自愿组成,随时可以更换,轮流举舞,舞龙的人被称作勇士 。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炮龙因承载着众人的梦想,年复一年,代代起舞,终成独特的地方文化 。

正月十一民俗祭奉紫姑 行彩桥寓意好运上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