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的由来与民俗 雨水的三候分别

雨水是24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都在二月份左右,在雨水的这一天,因为降雨量逐渐增多,寒冬时节的冰雪也逐渐消融 , 气温渐渐的回升 , 湿度也有一些增加,这就和节气之中很多相似的节气一样,非常直观的表达出了这一个时节独特的表现,因此就直接取名为雨水 。
雨水的由来
在传统的时节和气候变幻当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古代时候人们对于雨水的看法和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 , 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所以雨水地方由来有很大的程度上是关于时候气温的一种描述 。
雨水的三候分别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 , 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 , 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
雨水时节的养生方式
【雨水节气的由来与民俗 雨水的三候分别】雨水食粥养脾胃:雨水时节空气湿润,肝旺而脾弱,所以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胃 。饮食方面可选择香椿、百合、豌豆苗、红笋、山药等 , 而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在雨水节气前、中、后三天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

雨水节气的由来与民俗 雨水的三候分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