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文章插图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
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 。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如狼疮肾炎),或抗体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作用,引起细胞破坏(如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壁的特异性抗原与相应的自身抗体结合,分别引起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机体的多系统损害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检查方法
1.1、常规检查
1.1.1、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血小板及血色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急性溶血性贫血 。
1.1.2、尿液检查: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尿、脓尿、管型尿(>1个/高倍视野)均有助于诊断 。
1.1.3、便常规:潜血阳性时应注意消化系统病变 。
1.1.4、急性时相反应物:血沉(ESR)的增快多出现在狼疮活动期,稳定期狼疮患者的血沉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血清CRP水平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当CRP水平明显升高时,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可能,但也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有关 。
1.2、免疫系统检查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组具有抗体样活性及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五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可表现为多克隆的升高,严重时出现高球蛋白血症 。蛋白电泳可显示球蛋白明显的升高、特别是球蛋白的升高较为显着 。
1.3、自身抗体的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但其在分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 。
2、诊断鉴别
2.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关节病变呈持续性,程度较重,晨僵时间长,畸形多见,全身损害少见,X线显示侵蚀性关节炎,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 。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典型皮疹,关节病变为非侵蚀性,多有肾脏病变,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 。
2.2、药物性狼疮
药物性狼疮常有服药史,主要表现为发热、管型尿、显微血尿和氮血症少见,DNA抗体多阴性,病情较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大的区别在于药物性狼疮常于停药后消失,再次用药很快再发病 。
2.3、多发性肌炎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可表现为关节痛或多关节炎,肌肉酸痛无力,以上眼睑暗紫色涨红为特征,而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也有皮肤及肌肉病变,但肌无力、肌肉疼痛症状较轻、肌酶谱多正常、肌电图无特异性改变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