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晕

【子晕】

子晕

文章插图
【概述】
妊娠中、晚期出现头目晕眩,或伴浮肿,血压升高 , 称为“子晕” 。往往是子痛的先兆阶段 。如果子烦与子晕同时出现 , 提示病情较为严重,但尚未发展到子痛阶段 。
【病因病理】
1.阴虚肝旺 素体阴虚阳亢,孕后血聚养胎 , 阴血更感不足,肝阳更亢,扰于清窍而致 。
2.脾虚肝旺 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又因脾虚血少,肝失濡养而致肝阳上亢,发为子晕 。
3.肝郁痰滞 平素抑郁挟痰湿,孕后气机升降受阻,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而为子晕 。
【诊断要点】
1.根据妊娠中、晚期出现以眩晕为主的证候 , 伴高血压或轻度、中度水肿进行诊断 。
2.与原发性高血压、子烦等进行鉴别 。
【辩证分型】
1.阴虚肝旺 妊娠中晚时期头晕目眩,心悸潮热,血压升高 。舌红或绛 , 脉弦或弦细滑 。
2.脾虚肝旺 妊娠中晚期头昏头重如眩晕状,面肢浮肿,纳少便溏,胸胁胀痛,血压升高 。苔厚腻,脉弦滑 。
3.肝郁痰滞 妊娠中晚期 , 头晕目眩,胸闷心烦,胁胀泛恶 , 浮肿嗜卧 。苔白腻,脉弦滑而缓 。
【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
治法:育阴潜阳止晕 。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
大白芍12克 阿胶9克(烊冲)炙龟版12克(先煎)麦冬12克 熟地10克 钩藤10克 石决明12克(先煎)夏枯草9克加减:便秘者,加火麻仁9克、柏子仁10克;浮肿者 , 加泽泻12克、猪苓10克或茯苓皮10克 。

子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