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北方人吃什么传统食物】夏至节气北方人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方人在夏至节气爱吃面 。
“冬至馄饨夏至面”这句谚语就道出了老北京在“冬至”、“夏至”这两个节气日的特有吃喝 。
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丰收的最好方式 。
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除了爱好 , 据说还有“辟恶”之意 ,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 , 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 。
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 , 夏至日祭祀祖先 。
夏至农事活动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 , 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 。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 。
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 。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
过了夏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 , 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
夏至的气象变化
气温降水: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 , 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
“立竿无影”: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 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 。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 , 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 , 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 , 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 , 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
夏至节气北方人吃什么传统食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选笔记】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养心记住12345,才能生龙活虎!
- 白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白露节气的风俗活动
- 白露节气出生的人命好不好 白露出生的女孩各方面表现
- 寒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寒露节气吃什么水果好
- 寒露节气吃什么蔬菜最好
- 立冬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冬养生注意事项
- 小雪节气生的女孩叫什么名字好 小雪节气女孩结合节气诗词取名
- 大雪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大雪节气的简短谚语
- 小雪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小雪节气养生食材推荐
- 二十四节气冬至朋友圈怎么发 最新冬至唯美的文艺微信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