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穴


承光穴

文章插图

承光穴的概述
1、定义
承光为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太阳膀胱经 。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 。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眩晕,鼻衄,青盲,目翳,口,呕吐,心烦,现代多用承光穴治疗鼻炎,角膜炎,感冒,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此穴为治目视不明的要穴,《甲乙经·卷十二载》:“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
【承光穴】
2、别名
承光穴

3、出处
《针灸甲乙经》: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
4、主治疾病
鼻炎,角膜炎,感冒,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内耳眩晕症等 。

5、穴位解析
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 。
承,奉也,亦有承受、继承之义;光,有明义 。该穴主治目生云翳,近视不明 。因目之能视,必赖光线,刺之可使目继得光明,故名之 。
承光穴的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五处后1.5寸,五处与通天之间取穴 。
承光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处 。
正坐仰靠位,前发际至百会的中点,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 。
快速取穴:先取百会(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承光穴 。
承光穴的解剖位置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
承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 。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处 。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嵋脂肪和纤维束组成 。在该层筋膜内,眶上神经伴行的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形成各自的神经、血管丛,左右侧均有广泛的吻合 。帽状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厚而坚韧,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皮肤紧密相连 。该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 。其下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膜下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中的导血管和头皮的浅静脉、颅顶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均有广泛吻合 。行针多在此层进行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
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处;并布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

承光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