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事件相关电位


ERP 事件相关电位

文章插图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仪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 。
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 。
【ERP 事件相关电位】
  • 检查部位:颅脑
  • 科室:神经内科,精神病科
  • 空腹检查:否
  • 禁忌人群:
  • 参考价格:¥80-¥100
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事件相关电位检测过程中一般要求被试者主动参与,因而被试者的觉醒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皆可影响结果 。另外,由于被试者只有识别靶刺激并作出反应才能诱发出ERPs成分,因此,作业难度对测试结果也有影响,难度加大时 , 波幅降低 , 潜伏期延长 。
2、年龄:不同年龄P3的波幅及潜伏期不同 。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加而延长,而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 。在儿童及青少年,波幅较高;分布:ERPs各成分有不同的头皮分布 。
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事件相关电位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测试时一般要求被试者清醒,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 。引出ERPs的刺激是按研究目的不同编制而成的不同刺激序列,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刺激与标准刺激产生偏离,以启动被试的认知活动过程 。如果由阳性的物理刺激启动,除了由认知活动产生的内源性成分,尚包括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如由阴性刺激来启动心理活动过程,则引出由认知加工而产生的内源性成分 。
P3为ERPs中重要的内源性成分 , 现时对它的研究最为广泛 。多为神经精神学科研究,如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症、智力低下等,通过研究P3的潜伏期、波幅、波形变化,反映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及其程度,同时尚应用于测谎研究 。另有人将P3、CNV用作观察神经精神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 。事件相关电位的另一内源性成分N2为刺激以后200毫秒左右出现的负向波,反映大脑对刺激的初步加工,该波并非单一成分,而是一复合波 , 由N2a和N2b两部分组成,N2a不受注意的影响,反映对刺激物理特性的初步加工 。
刺激模式:刺激模式的设置是研究ERPs的关键,要求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刺激模式,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概率的刺激序列,并以特定或随机方式出现 。包括视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躯体感觉刺激模式 。听觉刺激模式包括三类:1.随机作业(OB刺激序列);2.双随机作业;3.选择注意 。OB刺激序列(oddballparadigm):通过耳机同步给高调、低调纯音,低概率音作为靶刺激,诱发ERPs 。通常靶刺激概率为10—30%,非靶概率70一90%,刺激间隔多采用1.5—2秒,刺激持续时间通常为40—80毫秒 , 反应方式为或默数靶信号出现次数或按键反应 。
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暂无内容

ERP 事件相关电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