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与习俗

导语:农历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典型代表是壮族、苗族、瑶族 。那么,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与习俗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来历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 , 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 , 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 , 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字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
广西三月三的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与习俗】1、行歌坐妹
歌圩迎宾客 , 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 。每到“三月三”,壮族男女会像赶圩一样会聚山坡上对唱山歌 , 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抢“花炮” 展民族魅力,“行歌坐妹”写浪漫 。
2、吃煮鸡蛋
“三月三 , 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据说可以祛风湿、清火,腰腿不痛 , 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3、杀猪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跃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三为“千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 , 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
4、五色糯米饭
壮族在三月三这天 , 用糯米和植物的染料,做成五色的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祭拜祖先、祭拜盘古、布罗陀始祖神 。
5、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联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
《论语》有云:“暮春者 ,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en,病),为大絜” 。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 。“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ニ咩逶】梢造畛⊥春驮只? ,并祈求福祉降临 。
魏晋时代 , “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与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