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


大椎穴

文章插图

大椎穴的概述
1、定义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
2、别名
百劳穴,上杼穴 。
3、出处
出《素问 。气府论》 。《肘后备急方》作大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 。属督脉 。三阳、督脉之会 。
4、主治疾病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病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等 。
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
【大椎穴】大椎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
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 。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

5、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
6、穴位解析
大椎 。大,多也 。椎,锤击之器也,
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
百劳 。百,数量词,多之意 。劳,劳作也 。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汇聚而成 。理同大椎名解 。
上杼 。上,上行也 。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 。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 。理同大椎名解 。
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
大椎穴的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
大椎穴的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

大椎穴的疗法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针刺方法
向上斜刺0.5~1寸 。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斜刺0.5~1寸;可灸 。
大椎穴的配伍
大椎穴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大椎穴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大椎穴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大椎穴配曲池穴预防流脑;
大椎穴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
大椎穴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椎穴配大椎、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大椎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大椎穴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
大椎穴配曲池穴、风池穴治流感 。
大椎穴配风门穴、肺俞穴、膻中穴(麦粒灸)治哮喘 。
大椎穴配少商穴放血、合谷穴可退热 。
大椎穴配足三里穴、曲池穴、三阴交穴、脾俞治白细胞减少症 。
大椎穴配腰俞穴,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
大椎穴配合谷穴、中冲穴,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
大椎穴配长强穴,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感冒:在大椎处刮痧(要刮出痧点)或拔火罐(留罐10分钟,如有咳嗽可在双侧的肺俞穴加拔火罐);淋浴时也可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附: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治落枕及颈肩不适:在大椎处涂上红花油类具治疗跌打损伤作用的按摩油,然后拔罐并留罐10分钟即可 。肩部也可加拔几只火罐则效果更好 。
治粉刺: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 。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10分钟左右起罐 。3-5天进行一次治疗,可活血通络、祛毒养颜 。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三阳、督脉之会 。
《类经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
《备急千金要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 。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
《普济》:灸以年为壮 。

大椎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