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穴


当阳穴

文章插图

当阳穴的概述
1、定义
当阳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主治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感冒、鼻塞、鼻炎,卒不识人等 。

2、别名
当阳穴 。
3、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穴名当阳 。
4、主治疾病
当阳穴主治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感冒、鼻塞、鼻炎,卒不识人等 。
当阳穴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 。
当阳穴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 。
五官病:头痛,鼻塞,眩晕,目赤肿痛等眼疾 。
神志病:卒不识人 。

5、穴位解析
当,向着;头前部为阳,穴在头前部,故名当阳 。穴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
当阳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
出《备急千金要方》: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穴名当阳 。

当阳穴的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或仰卧位,当阳穴在头前部,前发际上1寸,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于约平上星穴处取穴 。
当阳穴的解剖位置
当阳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在帽状腱膜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
当阳穴的疗法
【按摩当阳穴的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当阳穴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具有清头明目的功效 。
当阳穴
【艾灸当阳穴的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灸当阳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偏头痛、鼻炎等 。
【刮痧当阳穴的方法】
用刮痧板沿前发际刮拭30次,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头痛、眩晕 。
当阳穴的配伍
配阳白、神庭,治前额痛 。
配迎香、合谷,治鼻塞 。
配太阳、攒竹、鱼腰、四白、风池、光明,治眼疾 。
当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当阳穴有疏风通络,清头明目的作用 。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当阳二穴……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 。针入三分 。
《类经图翼》:当阳,当瞳子直入发际内一寸,去临泣五分是穴 。主治风眩鼻塞 。灸三壮 。
《东医宝鉴》:当阳二穴……主风眩、卒不识人、鼻塞 。针入三分 。
【当阳穴】《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当阳,奇穴 。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发际一寸 。针二至三分 。灸三壮 。主治风眩眼痛、鼻塞,亦治感冒、头痛、目赤肿及其他眼疾 。

当阳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