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失眠吃药之外要“内调”


对付失眠吃药之外要“内调”

文章插图
【对付失眠吃药之外要“内调”】职场人士由于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常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彭康近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不少人在多次失眠之后只好求助安眠药,但对付失眠不能只靠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可以考虑行为方式的调整,或者在服用安眠药的同时配合自我调整,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治失眠的作用 。
放松身心有助睡眠很多失眠患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躺在床上睡不着,自己也想尽量放松下来,但实际上很难做到,结果越紧张就越睡不着 。彭康指出,如果躺在床上睡不着,可以尝试进行身心放松,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诱导睡眠 。不过,不要在身心放松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困意,刻意追求反而容易引起皮质兴奋,进一步影响睡眠 。可以尝试以下方式:1.肌肉放松 。使全身肌肉从上到下逐个部位松弛下来,可通过按摩来实现 。2.想象 。回忆或想象愉快的情景,可诱导躯体松弛或转移焦虑心情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部 , 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 , 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腹部肌肉放松 。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 , 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部 , 呼气时再将它放松 。)慢呼吸可以使全身放松,此方法是众多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 , 而且临床效果比较好 。自我调治失眠要控制生活行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睡眠,有些影响非常明显 。彭康说,常见的不良习惯包括入睡前锻炼身体、看兴奋刺激的影视片、睡前吸烟或晚间喝浓茶、咖啡等 。对于生活行为的控制 , 重点在于调整白天与夜间的兴奋度 , 限制或消除不良习惯,建立规律和良好的觉醒与睡眠习惯 。1.白天提高兴奋度,增加日照时间 。长期伏案工作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白天所进行的社交活动较少,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也较少,日照时间通常不足,这些因素导致的夜间睡眠障碍在临床上较常见 。这些人白天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日照时间,而在晚上则应减少光线(尤其是较强的光线)、噪音等干扰 。2. 减少睡前的刺激性活动 。睡前避免锻炼身体以及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 。对于必须在晚间工作的人,则应该刻意在睡前1~2小时进行放松,使自己的体力与精神舒缓下来,以免影响睡眠 。3.睡前减少精神刺激,避免摄入刺激品 。前者如阅读恐怖小说、观看兴奋恐怖悬疑影片等,后者如吸烟,喝咖啡、浓茶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 虽然看起来喝醉后很容易入睡,但实际上喝醉后的睡眠质量并不好,往往会在次日出现明显的残留效应 , 如头痛、困倦、疲乏等 。4.调整“睡眠—觉醒”节律 。养成恰当的“睡眠—觉醒”习惯 , 例如只在有睡意时上床,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仍没有入睡,则应立即下床,做些轻松的活动,放松身体与精神 , 直到出现睡意再上床 。无论前一晚睡得多与少,第二天应当按时起床 。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不恰当的日间睡眠干扰夜晚的正常休息 。5.限制无效睡眠 。有的睡眠障碍患者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很多,但实际睡眠时间却很短 。例如有人躺在床上8小时,而实际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另外3小时属于无效睡眠 。彭康指出 , “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被称为睡眠效率,无效睡眠越多,睡眠效率越差 。所以,如果实在睡不着 , 就不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可以起床进行其他放松的活动,等到有睡意时再上床 。

对付失眠吃药之外要“内调”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