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危害


室性早搏的危害

文章插图
导读: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呢?频发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科医生均能碰到,不少病人是在体检或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被发现的 。对于这些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频发室性早搏的病人,至今仍困扰着许多医生:这些病人是否容易发生猝死?是否影响手术的实施?是否需要积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呢?频发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科医生均能碰到 , 不少病人是在体检或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被发现的 。对于这些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频发室性早搏的病人,至今仍困扰着许多医生:这些病人是否容易发生猝死?是否影响手术的实施?是否需要积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据我们所知,所有病人均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抽血化验心肌酶及电解质 。
根据心律失常加年龄武断地把老年人的室性早搏归于冠心病,而把年轻人的室性早搏归于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也是导致病人医源性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
室性早搏和(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著名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的结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它是否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它是否伴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它是否影响病人的预后 。大多数良性早搏的病人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意外发现的,并无与之明显相关的症状 。由于医生未能及时认真地向病人解释病情,并告之其良性预后 , 甚至错误解释病情,认为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诱发心室颤动,导致病人和家属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 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心慌、胸闷、手麻、头晕等 。至今仍有很多医生只要发现病人有室性早搏,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这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一大误区 。我们就多次遇到从基层医院转来的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的病人,用急救车送至我院 , 路途中一直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造成病人和家属极度紧张,时刻担心室颤的发生 。
频发室性早搏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良性早搏,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人需要的是耐心的解释和安慰 。对于与早搏相关症状明显的病人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β阻滞剂、心律平、美西律等,而不提倡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亦不提倡用胺碘酮 。因为胺碘酮除了对心脏本身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外,其肺毒性和甲状腺毒性常常是不可逆的 。需要明确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无需长期服用,用药的目的是暂时减少早搏,缓解症状,以使患者逐渐适应和耐受;且尽量不要用早搏次数或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来评价所谓的”治疗效果” 。
如果您还想了解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的其它问题,您可以与我们的专家在线咨询 。
以上是本文章的全部内容 , 要了解更多可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室性早搏的危害】欢迎光临我们官方微信进行查询,随时随地获取最权威的疾病知识 。

室性早搏的危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