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铅


全血铅

文章插图
铅(plumbum,Pb),原子量207.19,银灰色软金属 。
比重11.35(20℃),熔点327.4℃,沸点1620℃ 。
化合价2和4 。
不溶于水、稀盐酸和硫酸 。
可溶于硝酸、醋酸和碱液 。
加热到400~500℃时,即产生大量蒸气 。
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铅(Pb2O) 。
常见的无机铅化合物有一氧化铅(PbO,密陀僧)、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Pb2O3,樟丹)、四氧化三铅(Pb3O4,铅丹)、氯化铅、硫化铅(PbS,黑铅丹,黑锡丹)、硫酸铅、硝酸铅、醋酸铅及碱式碳酸铅[2Pb[O2·Pb(OH)2],铅白]等 。
日常生活中,从消化道(用含铅容器、食品、药物)和呼吸道如汽车废气吸收过量的铅>0.5mg/d,可引起铅中毒 , 对健康造成危害 ,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 。
  • 检查部位:全身
  • 科室:
  • 空腹检查:否
  • 禁忌人群:
  • 参考价格:¥10-¥20
全血铅——检查细节、注意事项、步骤、结果解读
全血铅——检查项目的不适宜人群:
暂无内容全血铅——检查项目的注意细节:
(1)红细胞原卟啉的荧光光度测定法:
①本法检测限为50&mu;g/LEP,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4.3%~7% 。相对回收率96.6% 。本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之相关系数r=0.9796,P<0.001,呈非常显著相关,说明本法有较高的灵敏度 , 精密度和准确性,且仪器为国产品,价格适中,适宜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
【全血铅】②血样在0~4℃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在7天内完成分析 。
③正常人红细胞原卟啉是游离的,故一般称游离原卟啉(FEP) 。铅中毒或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增加的原卟啉主要以锌原卟啉(ZPP)形式存在 , 但用乙酸乙酯和冰醋酸混合液破坏血中红细胞时,可使ZPP转变为EP , 所以用萃取法测定时称为EP较妥 。
(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
①本法的特点是采用了平台石墨炉原子化技术,积分吸光度 , 样品和铅标准液用含磷酸二氢胺、Triton-X100和硝酸的基体改进剂稀释,以及简单的连续背景校正,这些都是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STPF)技术的基本条件 。方法学评价结果:最低检测限约5&mu;g/L(0.025&mu;mol/L),精密度:批内CV0.4%~5.4%,批间CV1.0%~4.7%;准确度:低浓度铅质控物(靶值约为70&mu;g/L)的实测值在靶值&plusmn;10&mu;g/L范围内;高浓度铅质控物(靶值>200&mu;g/L)的实测值在靶值&plusmn;6%靶值范围内 。本法与具Zeeman背景校正的AAS(41002L型)所测B-Pb的相关
性良好(y=1.005X+0.089,r2=0.997,n=44) 。
②本法灰化程序中,在&ldquo;热解&rdquo;后增加&ldquo;冷却&rdquo;这一步骤是为了减少沿石墨炉热梯度的影响 。这一步骤适用于有纵向加热石墨炉(longitudinallyheatedfurnance)的AAS(如PE3110型AAS) 。侧面加热石墨炉(sideheatedfurnance)无此热梯度(如PE41002L型AAS),热解后可不作冷却处理 。
③用连续背景校正的AAS作B-Pb测定时,有时出现分析结果偏低,或分析信号低于基线,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光源未调直引起的干扰 。应细心调整仪器,使背景校正器的光束与空心阴极灯的光束恰好重叠 。
④方法建立后要用标准物质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样品测定过程中要用标准物质作质量控制检查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有国家计量局授权生产的&ldquo;全血铅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9132~09134)&rdquo;供应 。
(3)红细胞ZPP标准物质
①仪器需经常用ZPP标准物质校验,保证仪器性能良好 。
②盖玻片的本底值直接影响ZPP的测定结果,用前需清洗及筛?。?弃去本底值过高者 。
全血铅——检查项目的一般步骤:
静脉取血
全血铅——检查项目结果解读:
静脉取血

全血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