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因素影响α-干扰素疗效

【这些因素影响α-干扰素疗效】

这些因素影响α-干扰素疗效

文章插图
导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消灭乙肝病毒,即抗病毒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 。……
病毒性乙型肝炎广泛分布于全球 。目前 ,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全世界约有3亿人,其中,我国约有1.3亿人 。在感染者中,约有20%最终发展为慢性肝炎,有的则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使用血制品、使用被污染的有关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文身针 , 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传染 。目前 , 我国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加上乙肝免疫球蛋白,都对阻断母婴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生儿在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后,90%以上能够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这种保护作用可持续8~9年 。随着乙肝疫苗的全面普及应用,我国新增的慢性乙肝患者将会越来越少 。不过,当今社会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有数百万人,治疗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消灭乙肝病毒 , 即抗病毒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 。α-2b干扰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最早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抗病毒药物,现在仍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除 a-2b干扰素外,还有a-1b干扰素和a-2a干扰素两种 。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最佳时机是: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高于正常(尤其是高于正常的2~10倍)、HBeAg和HBV-DNA阳性 。
那么,哪些因素决定着a-干扰素的疗效呢?医学研究与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数量、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干扰素的剂量、疗程对疗效都有较大影响 。感染乙肝病毒的数量越多,治疗效果必然较差,我们可通过HBV-DNA定量来了解乙肝病毒的数量 。所谓患者本身的因素 , 最重要的是肝组织损伤的程度 , 这需要通过肝组织活检,即通过针刺取得少量肝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肝脏内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干扰素疗效越差;反之,疗效越好,越容易治愈 。乙肝病程越长,肝损伤越重,故早期治疗甚为重要 , 尤其是青少年更应争取及早治疗 。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未发生变异者疗效较好 。干扰素大剂量、长疗程治疗效果较好 。国内使用干扰素成人一般每次用量至少为300万国际单位,最好为500万~600万单位 , 但并非多多益善 。单次剂量超过1000万国际单位,副作用过大,患者不易耐受 。每周至少注射3次,可隔日1次 , 皮下或肌内注射,一个疗程不少于6个月,最好10~12个月 。
过去 , 干扰素往往需要长期按时到医院注射,这给许多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专家们研制出一种能无痛注射干扰素的甘乐能多剂量笔 。此笔每支内含1800万国际单位的a-2b干扰素水溶液,每300万国际单位的药液体积只有0.2毫升,只需轻轻转动笔帽即可准确调至所需剂量,超细针头保证了注射的无痛性,注射部位为腹壁,有多个部位可供注射,避免了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带来的局部不适 。每支笔配有6个一次性针头及6个消毒棉片,不需要去医院即可完成自我注射,有利于患者按时、按量、安全、简便完成长疗程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这些因素影响α-干扰素疗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