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夜啼】

夜啼

文章插图
夜啼
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 。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
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 。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 , 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 。
本节主要讨论小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 , 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啼哭,则不属本证范围 。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 。
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 。常由孕母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脾寒内生 。或因护理不当,腹部中寒 , 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 。由于夜间属阴,脾为至阴,阴盛则脾寒愈甚 , 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
若孕母脾气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过服温热药物,蕴蓄之热遗于胎儿 。出生后将养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 , 心火上炎,积热上扰 , 则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 。由于心火过亢,阴不能潜阳,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宁 。彻夜啼哭之后,阳气耗损,无力抗争,故白天入寐;正气未复 , 入夜又啼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
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 , 智慧未充 , .若见异常之物 , 或闻特异声响 , 而致惊恐 。惊则伤神 , 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寐中惊惕,因惊而啼 。

夜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