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儿水肿

【5 小儿水肿】

5 小儿水肿

文章插图


分析:湿热或疮毒内侵 , 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 。湿热下注故小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尿血 。烦热口渴 , 大便于结,乃热重于湿或疮疡热毒所致 。舌红 , 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之象 。

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 , 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利水消肿 , 陈皮理气和中 。

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大黄泄热通腑;皮肤疮毒加苦参、白鲜皮清热解毒;小便灼热短黄加黄柏、车前子清下焦湿热以利尿;尿血加大蓟、小蓟,并服琥珀粉,以清热凉血止血 。

3.肺脾气虚

证候:浮肿不著,或仅见面目浮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少便溏,小便略少,易出汗,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

分析:本证常出现在病程较长者中,或出现在阳水后期,或出现在阴水初期 。正气不足,肺脾气虚,邪少虚多,故浮肿不著,或仅见面目浮肿 。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 , 苔薄白,脉缓弱,均为气虚之征 。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肺虚卫表失固,则易出汗 , 易感冒 。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渗湿 。,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莲子补气益肺以固表、健脾以利湿,薏仁、茯苓健脾利湿,砂仁醒脾开胃,防风配黄芪、白术益气祛风固表 , 甘草调和诸药 。

5 小儿水肿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