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临床症状与推拿疗法


小儿发热临床症状与推拿疗法

文章插图
导读: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 。由于小儿新陈代谢较高,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体温比成人略高 。一般小儿正常肛温为36.9~37.5℃ , 比口温约高0 。5℃ , 而腋温比口温低0.5℃ 。……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 。由于小儿新陈代谢较高,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体温比成人略高 。一般小儿正常肛温为36.9~37.5℃,比口温约高0 。5℃,而腋温比口温低0.5℃ 。
小儿体温一般以肛温为宜 。正常体温一昼夜有轻微波动 , 晨间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
小儿在进食、哭闹、活动、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这些都属正常 。
【小儿发热临床症状与推拿疗法】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通常可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两大类 。本章节仅介绍由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某些急性发热和部分功能性发热 。
【临床表现】
体温异常升高(肛温达37.5℃以上)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 , 呼吸急促,鼻翼煽动,惊跳抽搐或精神萎靡,神昏谵语,疲乏无力,不思饮食等 。
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外感发热、肺胃实热和阴虚内热 。
1.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者,可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鼻流清涕,口不渴,咳嗽、痰清稀,苔薄白,脉?。肝葡屎?。外感风热者,可有发热、微汗出、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咳嗽、痰黄稠、咽痛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色 。
2.肺胃实热发热较高,面赤唇红,口鼻干燥,渴而引饮,气息喘急 , 不思饮食,大便秘结 , 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而实、指纹深紫 。
3.阴虚内热以午后潮热或低热为主,形瘦体弱,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唇干燥,食欲减退,舌红苔剥,脉细数,指纹淡紫 。
【诊断和鉴别】
肛温高于37.5℃,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 咽部充血,听诊可闻及肺呼吸音增粗或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 ,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 , 中性白细胞增高 。胸部X线检查河发现肺纹理增粗或炎症改变 。
发热鉴别诊断相当复杂 , 主要从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 。因本节仅讲述以感冒为主的发热,其他鉴别从略 。
【治疗】
1.治疗原则外感发热者,宜清热解表 , 发散外邪;肺胃实热者,宜宣肺清热 , 消食理气;阴虚内热者,滋阴清热,补益肺肾 。
2.常用穴位三关、六腑、天河水、肺经、肺俞、风池等 。
3.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抹法、摩法、按法等 。
4.操作方法
(1)外感发热:开天门30次,分头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属风寒感冒者,加推上三关300次 , 揉二扇门300次,拿风池3~5次;风热感冒者 , 加推脊300次 。
兼咳嗽、痰鸣者,加推揉膻中50次,揉肺俞100次,揉丰隆50次 。
(2)肺胃实热:清肺经300次 , 清胃经30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下六腑300次,揉中脘150次,揉天枢100次 。
(3)阴虚内热:补牌经300,补肺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清肝经200次,揉上马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涌泉50次 , 按揉足三里100次 。
【注意事项】
1.对小儿发热的治疗 , 必须详细检查,找出发热的原因,明确诊断,特别要排除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 , 以免误诊误治 。即使是外感发热,只要是高热患儿,就应予以静脉补液等综合治疗 。
2.在发热期间,要鼓励患儿多饮开水,饮食要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
3.平时要鼓励小儿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小儿发热临床症状与推拿疗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