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

文章插图

脾肾阳虚的概述
1、定义
脾肾阳虚,中医证候名 。多由于体质虚弱而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损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 。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 。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

2、症状部位
脾、肾
3、症状科室
中医科
4、常见病因
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等所致
脾肾阳虚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脾肾阳虚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 。
2、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 。
3、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
4、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
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脾肾阳气俱伤,形成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 。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 。《医宗必读·虚劳》:“……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两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夫脾具土德,脾安则肾愈安也 。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 。”
脾肾阳虚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脾肾阳虚的检查方法
1.1、环磷酸鸟苷,对于血压升高、精神异常兴奋、肾功能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1.2、尿去氢异雄酮,儿童龋齿预防保健是对儿童的牙齿状况进行检查,预防和及时治疗儿童龋齿 。
1.3、积液溶菌酶,血清溶菌酶测定对鉴别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义,还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
1.4、浆细胞,浆细胞检测可了解机体合成、贮存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情况 。
2、脾肾阳虚的诊断鉴别方法
2.1、脾阳虚: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称脾虚寒证 。
【脾肾阳虚】2.2、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阳气有温暖肢体 。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常见的有卫阳虚 。脾阳虚 。肾阳虚等 。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 。面色苔白 。大便溏薄 。小便清长 。脉沉微无力等 。

脾肾阳虚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