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夏季热

【2 夏季热】

2 夏季热

文章插图

本病虽发生于夏季,但无一般暑邪致病而人营人血,内陷心肝的传变规律 。本病为“暑气熏蒸”而致,多无急性变化,至秋凉后有向愈之机,但缠绵日久者,也会影响小儿身体素质 。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发热:大多数病儿表现为盛夏时节渐起发热 , 体温在38℃-40℃之间 。持续不退,天气越热 , 体温越高 。发热期可长达1—3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 。
2.多饮多尿:病儿口渴多饮,尿亦频繁、清长 。
3.少汗或无汗:大多不出汗 , 仅有时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 。
4.其他情况:病初起时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感冒症状,但多不严重,发热持续不退时可见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烦躁不安 。
5.病程:多数历时1-2月,亦可长达3-4月,直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
6.实验室检查:血象除部分病儿周围血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多在正常范围 。
二、鉴别诊断需与疰夏相鉴别,该病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 , 食欲不振,精神倦怠 , 无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本病是因暑气熏蒸而发?。嗌似?nbsp;, 辨证要区别是否累及上焦肺胃气阴,还是损及下焦肾之阳气 。疾病初期,多不显病容,但发热口渴多饮 , 纳食如常 , 舌红,脉数,为暑伤肺胃证;发热持续不退 , 随之多饮多尿 , 食欲渐见减退,面色出现苍白,身体日渐消瘦 , 口唇干燥,皮肤灼热,肢端欠温,精神疲乏,舌淡,脉无力等,则为上盛下虚证 。

2 夏季热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