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的你为工作而迷茫吗?


大学毕业的你为工作而迷茫吗?

文章插图

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频频出击,四处求职了 。本期策划特意为这些即将走上职场和已经走上职场却感到不尽如人意的年轻学子们提供一个平台:看别人,悟自己 。人们常说人生的一大幸福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 可是能有这样幸运的人终归是少数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两者结合,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呢?
希望本期的几篇小文会对您有所启发 。
临近毕业求职阶段,在招聘场上看到的多是写着压力的沉重的脸,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告诉我,原以为自己的专业比较热门,现在才知道都要研究生了 。笔者问他有什么打算 , 他说 , 如果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先考研吧!显然,考研或出国的大学生有的确实是想为将来发展增加砝码,有的却是为了暂时回避当今激烈的岗位竞争 。如果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方向确实需要较高的学历和更多的知识积累,那么选择继续深造的确能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 , 如果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躲避职场压力,那么这样的选择是得不偿失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关键还是要找准方向,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 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
小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得到过许多就业机会 , 但他始终觉得这些工作与自己心中的理想职业相差甚远 。小郑采取的是“广撒网”的求职策略,面试了很多公司,由于自身条件不错,收到的offer 也不少 。不过,小郑总觉得那些工作不适合自己 。比如一家公司要他做广告推销,公司实力、薪水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但是,因为小郑更想从事有形产品的推销,因此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 。眼看周围同学的工作都有了着落,小郑感觉到就业的压力越来越重 。他现在和朋友合租房子,生活费用基本上靠家里 。当今,由于就业岗位不理想而仍在左右摇摆的大学毕业生占了待业队伍中的一部分 。那么 , 在大学生的心中何谓理想职业?事实上,不少大学生自己也不明确 。在“广撒网”后,过多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力 。像小郑这样放弃机会就绝非明智之举 。在眼下职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小郑大可抛开“理想”,尝试在专业对口的领域先做起来,根据感觉再决定下一步的发展,骑“驴”找“驴”会更塌实一些 。
学工商管理的小桑一向把自己的预期职位定得很高 。这也难怪,因为他出身于名牌大学 。在学校的时候,小桑做了两年的学生会干部,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所以没出校门之前,他就给自己定下薪金底线:每月工资4000 元以上 。怀揣着“高薪”的梦想,小桑跑遍各大招聘会 。看中他的企业不少,可开出的薪水总达不到小桑的期望 。薪金高低成了小桑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堵墙 。最后 , 无奈之下他去了父亲朋友介绍的建筑公司 。每月2000 元的工资,与小桑的最低标准差了一半,3 个月的试用期内工资更少 。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再加上公司给他的工作通常是整理文件、发送资料等,小桑更有了“大材小用”的感觉 。试用期刚结束,他就匆匆“逃离”了 。名校毕业生择业时 , 薪金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桑类的“守望者”能力不错,工作机会也“唾手可得”,但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往往导致他们错过就业良机 。
选择与定位
大学生择业规划是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择业现状不容乐观 。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 , 在就业时普遍缺乏就业力(所谓就业力就是基础的职业素质)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 , 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择业观,如消极等待、盲目择业等,这一切都是自我评价与定位存在偏颇导致的 。作为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 。就业不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对未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 , 如何为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 在此之前的心理定位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 , 在职业选择之前应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和明确的定位:
从客观实际出发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均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势必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 。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更多的将薪水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或者以进入名企为目标,其实这些都是外化的指标,只有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前景相融合才是最上乘的组合 。作为毕业生而言,要有从头做起的心理准备 ,  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职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要具有主动性和危机意识,将自己的职业意愿、自身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估计一下自己能否胜任某种职业, 认真评价个人职业意愿的可能性 ,  而不可好高骛远,或是消极等待 。
比较鉴别
针对不同职业要求,看清自己的条件是否适合,一定要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特长和专业发展的、经过努力可以胜任的职业 。
扬长避短
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 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专业特长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容易激发出来 。
适时调整
含义是: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单位和职业,如果不能一步到位 , 可以采取分阶段进行的方针,打好基?。?抓住机会,分步跃进 。
有了明确的心理定位后就是实践了 。
全面理解职业内涵
无论你选择的是怎样的工作,你都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角度和工作要求四个方面检测自己对工作的理解程度,如果有许多内容自己都不甚了了,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无疑会对你以后的工作形成困扰 。
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的权衡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而现实中实现的概率并不高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你要有权衡、有选择、有取舍、有自知 。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因此,即使暂时没有干上心仪的工作也不要失望,有爱一行干一行的,也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谁也保不定有一天你会爱上你的职业 。
【大学毕业的你为工作而迷茫吗?】职业选择具体化
按照一定条件排序:地理条件、单位性质、单位规模、行业、收入、提升机会、专业对口度、稳定性等,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权衡,这有利于你作出明智的选择 。(王 兰)

大学毕业的你为工作而迷茫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