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

【3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

3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

文章插图


中医治法的兼容性

治法为数众多,不同治法各自适用于相关病症,有的可单独运用 , 如药治用大补元气的独参汤、通利大便用一味番泻叶泡汁饮服,针灸、推拿的独擅其长等,亦可与其他治法联合同用,用之得当,非仅无相互排斥之弊,甚至可获相辅相成之利,尤为临床常见,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诸法同用,或以一法为主,而以他法辅佐,或两法各有针对目标 , 同时并进,其目的主要有以下数端:

1.增强治疗效果,促使疾患及早痊愈 。此目的为医患两家共同愿望,临床甚为常见,如药治常与针灸、推拿同用,又常内服与外敷、吹喉等同用;此外针刺与拔罐同用 , 推拿与温罨同用等亦皆属之 。

2.因症同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此种同治可谓之为内服药物(包括汤、丸等)的基本法则,如治疗便秘腹胀之大承气汤,既用大黄、芒硝攻下积滞,又用枳实、厚朴破气除胀;治疗气虚下陷、阴挺脱肛之补中益气汤,既用人参、黄芪补气,又以升、柴以升提;治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之五苓散,既用桂枝通阳化气,又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

3.多方面考虑,以治疗病情复杂者 。如正虚邪实,需扶正祛邪同用,治气虚而外感风寒之参苏饮 , 即以人参与紫苏同用;治寒热往来而又大便秘结之大柴胡汤,即以柴胡、黄芩与大黄同用;气血两燔需清热与凉血同用 , 治高热烦躁、发斑吐衄之清瘟败毒饮即以石膏、黄芩与生地、赤芍、丹皮同用;甚至还有治阴阳两虚、精血不足之龟鹿二仙膏用龟版、鹿角、人参、枸杞子分别代表滋阴、补阳、益气、养血四法组织成方者 。

3 对中医治法若干特性的认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