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退变是怎么回事?

【颈椎间盘退变是怎么回事?】

颈椎间盘退变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 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 , 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 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 , 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 , 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有统计表明 , 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颈椎间盘退变是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