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口服液


抗病毒口服液

文章插图

抗病毒口服液的概述
1、定义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
2、别称
抗病毒口服溶液 。
3、成份和性状
板蓝根、石膏、芦荟、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辅料为蜂蜜、蔗糖、纯化水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辛、微苦 。
4、是否处方药
处方药 。
5、储藏和有效期
密封,置阴凉处保存(不超过20℃) 。24个月 。
抗病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抗病毒口服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为内科感冒类药品 。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风热感冒等症,抗病毒口服液为家庭药箱临床用药,主要是由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辅料为蔗糖、蜂蜜、环拉酸钠、桔子香精等有效成分组成的复合制剂 。
抗病毒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味辛、微苦 。它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里面含有多种抗病毒成份,能够有的效抑制病毒,快速吸收,快速起效,是治疗和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各种病毒感染的用药!
抗病毒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早饭前和午、晚饭后各服一次),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抗病毒口服液的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抗病毒口服液的不良反应
在一定意义上,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质都不具有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接触途径、接触方式及物质本身的理化性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机体接触的数量是决定因素 。由药物毒性引起的机体损害习惯称中毒 。大量毒药迅速进入人体,很快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者,称为急性中毒;少量毒药逐渐进入人体,经过较长时间积蓄而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 。此外,药物的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作用,则称为特殊毒性 。相对而言,能够引起机体毒性反应的药物则称为毒药 。
综上所述,本品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且治疗效果显著,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放心选用 。

抗病毒口服液的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
3、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
4、发高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请上医院就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
5、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6、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抗病毒口服液】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抗病毒口服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