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蛋白质饮食“加减法”


肾友蛋白质饮食“加减法”

文章插图
导读:肾脏疾病是非常复杂的,病情常有变化,因此病人及家属有必要经常咨询专业医生和营养师,对膳食营养摄入作出及时调整 。……
例一:18岁的秦秦因全身浮肿 , 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秦秦妈不知从哪儿听说,全身浮肿是因为大量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内缺少蛋白所致 。爱儿心切的她当下就盘算着,以后秦秦的一日三餐,要由禽、肉、蛋、鱼、豆浆、牛奶来唱主角 。医生却说 , 蛋白质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不加选择地进食大量蛋白质,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 。这是怎么回事呢?秦秦妈一时半会还真理解不了 。
例二:风华正茂的阿虹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骨干,被诊断患了慢性肾小球肾炎 。医生说 , 根据她的情况,除了要积极配合常规治疗,饮食的调整也要重视,尤其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阿虹心想:既然医生说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对缓解病情很重要 , 那么,蛋白质是不是吃得越少越好,甚至可以不吃呢?
【肾友蛋白质饮食“加减法”】蛋白质如何“加减” , 视肾功能而定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 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生成尿液 , 排泄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 , 正常尿液的蛋白含量是极微量的 。肾功能不全者 , 特别是尿毒症病人,因大量蛋白质从肾脏滤出 , 一方面流失了大量蛋白质,另一方面也造成肾脏的负担,继而加重了肾功能的损害 。调整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
对于肾脏疾病病人而言,每日的膳食既要满足机体基础的营养素需要,也要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病情恶化 。
膳食蛋白质应选择优质蛋白质 , 鸡蛋、牛奶、鱼及瘦肉的蛋白质来源应占膳食蛋白质的一半以上 。摄入量应随肾脏疾病的种类和肾功能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不可一味“求多”或“求少” 。一般来说,各种肾脏疾病的病人,如肾功能正常,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可不作严格限制;若出现肾功能损害者 , 其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加以限制,并根据肾功能的变化(可监测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含量等)及时作出调整 。
急性肾炎者,不宜长期低蛋白膳食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以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症状多见,蛋白尿的阳性率高达95%以上 。由于急性肾炎病人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损害,不能正常地排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 故轻度病人只须稍加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摄入蛋白质0.8克/千克体重;中度或重度者,发病初期 , 每日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0.3~0.5克/千克体重,以减轻肾脏负担,但要注意,这种低蛋白质膳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发生贫血 。当血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接近正常 , 每日尿量多于1000毫升时,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将有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贫血 。
慢性肾炎者,减少蛋白防氮质血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发展缓慢 , 轻者可无症状,仅有少量蛋白尿和血尿,但严重者可发展成尿毒症 。营养治疗的目的在于 , 减轻蛋白质代谢产物对肾脏造成的负担,预防病情恶化 。
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来确定 。肾功能损害不严重者 , 无须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供给量按每天0.8~1.0克/千克体重计算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 其肾脏不能维持基本的功能,出现氮质血症以及其他代谢紊乱 , 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对减少代谢后毒性产物的堆积、缓解病情是极为有益的 。若病人伴有蛋白尿 , 则尿中每丢失1克蛋白质,便应从膳食中增加1.3克蛋白质 。尿毒症病人每日蛋白质最低摄入量约为0.5克/千克体重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儿,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最好不低于1~2克/千克体重,以确保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
肾病综合征,补充蛋白纠正负氮平衡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使病人丢失了较多的蛋白质,故应补充足量蛋白质以纠正负氮平衡 。但在给予充足蛋白质的同时 , 又会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重肾功能的损害 。因此,建议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1克/千克体重为宜 。若病情加重,出现氮质血症,则应立即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给予低蛋白质膳食 。
对患肾病综合征的小儿来说,蛋白质的供给量为每日2克/千克体重,在此基础上还应增加蛋白质总量的50% , 以 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
后记:肾脏疾病是非常复杂的,病情常有变化,因此病人及家属有必要经常咨询专业医生和营养师,对膳食营养摄入作出及时调整 。

肾友蛋白质饮食“加减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