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氏族社会,近亲结婚的道理就逐渐被大家接受,“两姓为婚 , 其生不蕃”,于是族外婚代替了族内婚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是姜姓,鲁是姬姓,齐鲁可以通婚;秦是嬴姓,晋是姬姓 , 秦晋可以通婚,至今仍用“结秦晋之好”代指婚姻 。而鲁与晋因为同是姬姓,就不可通婚 。这样,两个通婚的氏族彼此嫁女 , 实际上是姑舅结亲 , 女方的公公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所以应该称“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姊妹辈,所以应该称“姑” 。这样一来 , 公公与舅舅、婆婆与姑姑就“一身而二称”了 。这种称谓习惯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
【古文中舅姑为什么指公婆】古代汉语中把公婆称为“舅姑”,正是这种婚姻制度在语言上的反映 。了解了古代的称谓及其所反映的婚姻制度之后 , 为什么古代把出嫁叫作“归”(归家),就容易理解了 。至今仍在农村流行的婚谚“姨娘亲不是亲,姑舅亲辈辈亲”,所说的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姑姑和舅舅的子女可以成婚 , 而是古代“姑舅”称谓的误传 。
古文中舅姑为什么指公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蒙古族是那达慕吗
- 古代伙计是什么意思
- 古蜀国距今多少年
- 关于惊蛰的诗句古诗
- 三星堆和古埃及有什么联系
- 古代名医扁鹊怎么死的
- 印信榜文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 怎么清洗古钱币上面的垢
- 古蜀人是什么人种
- 古埃及有多少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