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历史上无解的阳谋

点关注,不迷路!专注发布体制内职场、时政动态,公文写作
阳谋是什么?阳谋就是完全坦白地告诉你的对手你会如何行动,但是对手就是束手无策!就是无能为力!就是徒呼奈何!
【 孙膑|历史上无解的阳谋】阳谋和阴谋的区别是什么?阴谋是小心地隐藏自己的行动,阳谋是大方地暴露自己的行动。阴谋是通常是战术层面的取巧,阳谋则往往是战略层面的碾压。阴谋大多是有解的,阳谋基本是无解的!那么历史上有哪些无解的阳谋呢?
公元前354年,赵攻卫,魏惠王以保护属国卫国为借口,命庞涓为上将,帅魏宋卫三国联军攻打赵国。赵国当时战力明显弱于魏国,首都邯郸被围。赵成候不得以向齐、楚求救。
楚宣王在景舍的建议下,派少量兵力增援赵国,不过楚国行动太慢,成为了这场历史大戏的配角。齐威王在段干纶的建议下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奔袭魏国襄陵。
公元前353年,魏军攻破邯郸,齐军主帅田忌决定北上救援邯郸,军师孙膑建议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实施“围魏救赵”策略。齐军奔袭大梁,魏军主帅庞涓仓皇回救。孙膑攻大梁却只是虚晃一枪,齐军集结在桂陵以逸待劳迎击庞涓,大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
这段阳谋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进攻大梁,却只是佯攻,进而逼庞涓回救。这是我们明面上看到的部分,而这段局势还有背后的部分,那就是如果庞涓不回救,齐军就可以真攻大梁。
那么当时的情况下,齐军真攻大梁就一定能攻下吗?答案还是不一定的。其实在这段历史中,庞涓如果希望获得战争的胜利,最正确的抉择应该是等齐军攻打大梁,让魏惠王(魏罃,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在大梁死守,消耗齐军战力,然后缓军回师救援。但是如果庞涓真这样做了,就算最后战争胜利了,那么庞涓的人生就失败了。以当时庞涓和魏惠王的关系,庞涓的下场一定是凄惨的。
所以孙膑佯攻大梁,庞涓却不得不救,不得不以久疲之师参与桂陵之战。这条阳谋最凶狠的地方在于,一旦开始实施,庞涓在这盘棋中已经没有优势解。孙膑只为庞涓留了两个选项,一个是战役的失败,一个是人生的失败。“围魏救赵”一出,庞涓只剩败可以选择,所以这就是阳谋!
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看看范雎和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面临的形势。对着这个局势,范雎定下了秦国大一统的总方略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首先,范雎否定了秦国一直以来以齐国作为主攻对手的做法:“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於秦。”
其次,给出了齐国现在弱势的原因是攻打楚国而便宜了韩国和魏国——“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