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花臂小学生:直男思维里爱的不同模样( 二 )


写作之初,我把这个故事定义为“一次自娱自乐的自我行为”,没有想过后期发售,所以写得比较自我。《光年之外》中的人物可能和其他剧本中的人物不太一样,我用了一定篇幅来塑造人物性格,让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有了根源。这样无疑增加了玩家们的阅读任务,但我觉得这可以让更多的玩家顺利代入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情感本的代入门槛。
采访人员:您很欣赏20世纪60至70年代的英雄背景,那么您是如何融入创作之中的呢?
花臂小学生:我是一个恋旧的人,特别是20世纪60至70年代。那个时代人类取得一项项科技突破:第一次离开地球、第一次登月、第一次向太阳系的边缘发射探测器……其实在《光年之外》的故事里,马楠这个角色身上就充斥着那个年代的精神。马楠是一个纯粹的梦想家,通过创造力将画在图上的梦一个一个地实现,就像钢铁侠里的托尼史塔克,平凡却无所不能——钢铁侠这个角色恰巧诞生于1963年。
采访人员:在科幻的风格元素上您进行了哪些创作准备呢?
花臂小学生:其实《光年之外》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科幻故事,我的科学知识并不足以完成一部刘慈欣小说一般的科幻故事,它只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浪漫故事,因为火箭、星空、茫茫宇宙是男人永恒的浪漫。
在写剧本前,我准备了歌单,《光年之外》每一个人物、每一幕我写作的时候都会单曲循环同一首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卫·鲍伊的《space oddity》,这首歌几乎是马楠这个人物故事的主要BGM。我很喜欢歌词里浓浓的年代感和太空氛围。伴随着声声倒数,那句地面控制呼叫汤姆少校,瞬间就会把人拉回到1970年代的近地轨道上。我很喜欢码字的时候沉浸在某首单曲循环的歌里,伴随着歌曲的氛围写好一个人物本。
打破固有标签,书写直男的浪漫故事
采访人员:情感本《光年之外》基于直男直线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构思,选取代码、分子理工科人物的标签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 直男|花臂小学生:直男思维里爱的不同模样】花臂小学生:我早前当过一段时间的产品经理,周围全是理工科“直男”。而我们身处的时代,身边人总是拿他们的发际线和不修边幅来开玩笑,我觉得他们很可怜。因为理工科“直男”一旦被标签化之后,就会被简单解读、粗暴理解。我并不认为“直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们简简单单、爱恨分明,快乐和悲伤都很简单,可能是一行代码,也可能是一段弹奏。《光年之外》里一段演绎的名字就叫“第一行代码”“第一颗琴键”。我认为科技一样充满着浪漫,一行行代码连接转换,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一切。
采访人员:理工科直男的爱情故事是很多读者对于这部作品的印象,您本人是怎样理解理工科直男的情感思维呢?您认为理工科直男面对感情时有哪些浪漫特质?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