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也会“缺血梗死”】
文章插图
导读:腹痛为本病最突出表现,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定位不确切,程度可轻重不等;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病人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
王阿姨50多岁了 , 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一天晚餐后突然腹痛、便血,送到医院急诊,确诊为缺血性肠炎 ,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好转 。王阿姨很纳闷 , 听说过有心梗、脑梗,难道结肠也会梗死吗?
缺血性肠炎(IC)是各种原因导致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发生血运障碍,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的一种综合征 。轻症发作为肠绞痛或局灶性缺血性肠炎,重者发生肠坏疽、穿孔 。以往认为该病临床少见,但近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血管造影 。核素显像等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人群所占比例增大,IC发病率明显增加 。本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者 , 近年来也有不少青少年发病的报道,男女的比例为1.4:1,发病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 。此病应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岢Π?肠结核 。放射性肠炎等疾病相鉴别 。
常见病因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两方面:
1.血管因素
指局部血供减少导致黏膜缺血,发生黏膜损伤 。常发生于以下疾病者: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②对洋地黄制剂或利尿剂反应不良的充血性心衰 。③由烧伤、消化道出血、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持续性呕吐,重症腹泻 。强利尿剂等引起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导致的低血压或高凝状态 。④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 。⑤既往有四肢动脉血栓 。⑧血管炎、淀粉样变性 。主动脉瘤破裂等少见疾病 。
2.肠管因素
包括肠腔压力及肠管蠕动 。当肠腔内压力增加,肠蠕动过快时 , 肠壁血供明显减少 。
如何诊断IC
尽管引起缺血性肠病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其临床表现却有相似之处,主要有腹痛、血便 。腹泻三大主症 。
腹痛为本病最突出表现,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定位不确切,程度可轻重不等;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病人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缺血后肠功能紊乱 , 可导致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其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程度及侧枝循环状况而异 。如受累肠壁较长 , 肠壁的完整性遭破坏,可出现肠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恶臭的血便 。
对缺血性肠炎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 。如出现持续或突发腹痛 , 经检查无特殊发现时应想到缺血性肠炎的可能;如腹痛剧烈、有急腹症或休克体征需警惕有肠穿孔之可能 。对疑及该病者必要时可行内镜、CT、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等检查 。
内镜下的病变表现多样,特点为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病变排列呈纵行性 , 一周内病变特点为黏膜出血、发红、坏死、糜烂及纵行溃疡形成,或仅有黏膜瘀斑及血管走行不清晰 。第2周后则少有溃疡形成,至第4周时,各类型的黏膜坏死均已消失 。一过性炎症型者多于4周内完全恢复正常 。纤维狭窄发生于6周至4个月内 。放射线检查可见病变肠段有拇指压痕 。
慢性肠道缺血,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出血,吸收不良;肠道平滑肌反复受损 , 2~6周后出现纤维增生现象 。
治疗与预防
轻症者可以自愈,以休息、对症治疗为主,保持大便通畅,预后良好 。对有动脉硬化者可给予丹参等活血药物治疗;对出现腹膜炎,肠穿孔 , 肠坏死者则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挽救生命 。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 , 20%的患者残留结肠瘢痕狭窄 。有并发症者需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病变 。如合并肠穿孔 。肠坏死,腹膜炎等则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
预防缺血性结肠炎的侵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饮食 。多进食水果蔬菜 , 把血压、血脂和血黏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结肠也会“缺血梗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经常拉肚子要当心是结肠炎
- 2 保护心脏健康的“红黑”榜单
- IBD 某些炎症性肠病和孤独症性小肠结肠炎
- 为啥月经前我像个“炸药包”
- 看妇科病也要“选好日子”
- 前额的头发稀少怎么办
- “鼠标手”正是这样“练”成的
- 2023年谷雨不能做什么 谷雨为何要“吃春”
- 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哪首古诗
- “春捂”应该怎么捂